2023-06-09
趙閎毅
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共同籌設,斥資新台幣45億元,由臺北榮總籌劃設立我國第一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於2023年5月15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以高能量 放射 線破壞惡性腫瘤的DNA,象徵我國癌症 放射 治療進入嶄新紀元,重粒子將成為未來治癌新利器,提供國人多一項治療選擇。
閱讀更多
2023-05-26
NOW健康
根據衛福部2022年的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其中最常見的是乳腺癌,發生在乳腺管,約占乳癌的90%。民眾面對癌症治療通常會先想到由外科手術、化學療法與 放射 線治療著手,但治療後仍有復發或轉移的危險性,且過程中可能會有各種引發身體不適的副作用,因此辯證論治的中醫療法逐漸成為抗癌新趨勢。
閱讀更多
2023-05-23
賴俊佑
「我知道我兒子對我很孝順,不忍心讓我知道,我也就配合你們演一場戲。」阿輝伯默默地說著。明伯上個月被診斷為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多發性骨頭及內臟轉移。一開始是骨科會診。明伯因為全身骨頭痛到難以行走,被急診收治骨科。骨科抽血,才意外發現攝護腺抗原指數(PSA)1數值,竟高達近一萬。當天,我趕著晚上回總院看門診。本來專科護理師幫我安排隔週,等我回鄉下後,再做切片檢查,不過考量到阿伯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不適合再拖一個禮拜,我拜託我們醫療團隊在下午門診後,立即幫我安排。
閱讀更多
2023-05-16
莊宜芳醫師
70歲的金先生過去是高中老師,退休後便在醫院擔任志工,最近同為志工多年的張阿姨發現,金先生有時會對來櫃檯詢問的病患或家屬給予錯誤指引,尤其是最近新增的醫療服務,金先生會搞不清楚在何時、何地提供這項服務,而給予錯誤資訊。張阿姨看到我們在醫院進行失智症研究的受試者召募海報,建議金先生可以參與研究,接受認知功能平估與大腦影像檢查,以了解自己的大腦功能。
閱讀更多
2023-05-12
數位內容部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知名作家李家同週四(5/11)在臉書發文表示,日前做了攝護腺切片檢查,結果確定罹患攝護腺癌。李家同說,至於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我猜我的癌症還沒有太嚴重的擴散,理由是我還在若無其事地打網球。如果是癌末,大概打不成網球吧。」
閱讀更多
2023-04-25
郭美懿整理
中風搶救分秒必爭!日前台中市警局王姓副所長值勤時左手突無力握住手機,身體癱軟蹲下後,友人見狀驚呼:「你中風了!」旋即載他衝往鄰近醫院,並以「顱內動脈取栓術」清除血栓打通血管,全程不到3小時,也讓副所長在3天後即轉入普通病房,1週即恢復9成9。
閱讀更多
2023-04-16
郭美懿
台北醫學大學榮譽教授韓柏檉從2012年癌症復發迄今已逾10年,儘管切除三分之二肝臟,他卻自覺越活越健康,「還有人說我變年輕了呢!」10年來他鑽研養生之道,也推廣舒食而被封為「全台灣最會打果汁的男人」。他說,與癌細胞和平共處,就是要「趨吉避凶」,吃原型食物、天然舒食,維持規律運動與優質睡眠,「越自然,越防癌」;也要從心去寬解,「把開心和愛找回來,癌就走了。」
閱讀更多
2023-03-17
吳東軒
台大心理系畢業的作者吳東軒,擁有名校光環,理應握有人生勝利組的入場券,卻在確診罹患率只有4萬分之一的 NF2 (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第二型)後,從此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他所罹患的罕見疾病,會有大小腫瘤不停在體內生長,目前沒有根治方法。腫瘤長到哪,生命威脅就到哪,可能是癱瘓、失明、失去聽力,或是終身無法自理。「不正常的目標,就要用不正常的方法才能完成。因確診罕病而人生走上岔路的那一天,我加速完成了夢想:創業、結婚、買房。」過好人生本來就不容易,但如果有病的話,人生又會更難一點。確診後在又反覆又折磨的療程中,他歷經數次照30秒、吐3小時的 放射 治療;摘過1顆5公分的腦瘤;跟剛求婚的女友在手術前交待好幾次遺言……但同時,卻也領悟出自己到底該用怎樣的方式活著。
閱讀更多
2023-03-15
郭美懿
乳癌名列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更在2020年躍升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每年約新增1.5萬例乳癌病友,等於每天有41位女性被確診乳癌,37歲女星朱芯儀就在去年3月8日勇敢揭露自己罹患乳癌,希望能藉此給病友支持與鼓勵。歷經一整年的化療、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朱芯儀近日終於拿掉人工血管,戰勝病魔。日前她歡慶37歲生日,許願「重生之後要更開心,要更勇敢,要更享受自在。」不過她去年5月進行乳房切除手術,將右乳全部切除,一度更考慮要預防性將兩邊乳房都拿掉,也引發各界討論:罹患乳癌是不是就只能切除全部的乳房?如果只切除部分乳房,會不會有較高的復發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3-08
照護線上
身家數百億、曾躋身《富比士》全球富豪榜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2020年傳出罹患非常棘手的腦瘤,龍巖集團週三(3/8)發出聲明指出,李世聰於3/8上午安詳離世,遺愛人間,家屬、子孫等陪同在側,圓滿人生最後旅程。醫師說,如果中年後有頭痛、走不穩、視力模糊等12警訊,就要特別注意!(原文刊載於2019/10/30,更新時間為2023/3/8)
閱讀更多
5/ 28
第 5頁,共 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