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岸見一郎
很多事到了一定年紀才有辦法完成,如果能回到十八歲卻要失去這一切,人們通常不願回去。年老未必全都是負面的事,只要能夠發現年老的價值,後半生應該會更快樂。
閱讀更多
2019-01-04
平安文化出版
我花了四年的時間,翻譯了柏拉圖的《蒂邁歐篇》。二〇一五年,在我五十九歲那一年,這本書終於順利出版。如果在年輕時翻譯這本書,或許會希望獲得大學的肯定,為求職加分。但是,現在可以不考慮這些事,花好幾年的時間完成這項艱難的工作,令我感到極大的幸福。
閱讀更多
2018-12-26
愛長照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閱讀更多
2018-11-13
林芷揚
81歲的陳奶奶三年前開始覺得眼睛霧霧的,和女兒至 法國 旅遊時,因為看不清楚,需要拿雨傘當拐杖「探路」,女兒問「妳是沒看到嗎?」陳奶奶起初還說「有啊!怎麼沒有?」後來在女兒催促下就醫,發現是白內障,術後卻出現併發症,視力只剩下0.01,已達失明定義。
閱讀更多
2018-10-31
李伊晴
2021/7/17編按: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7/10歡慶91歲生日,退休3年多來,他還是非常關注產業動向,今年4月還在論壇演說,7/16更代表總統蔡英文出席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而台積電採購捐疫苗做公益,他雖然說自己已經退休,不能代表台積電說什麼,但相信張忠謀和夫人張淑芬也是大力支持。2018年他剛退休時,曾接受電台專訪,聊到期待中的退休生活。張忠謀說,除了要親筆寫完自傳下冊,閱讀仍是最主要的活動。他每月保持看兩本英文書的習慣,大量看國內外的報紙及雜誌,尤其是《The New Yorker》(紐約客)雜誌,更是70年來沒有停過。
閱讀更多
2018-10-29
林芷揚
流感疫苗本月開打,今年提供公費疫苗的廠牌是國光與賽諾菲,前者是國產,後者來自 法國 藥廠,一週內接連傳出疫苗外觀異常的消息,引發民眾關心。
閱讀更多
2018-10-17
陳亭均
簡文彬開玩笑地說:「我因為懶,所以當指揮。」但這位國家級場館藝術總監,其實一點也不怕事,「指揮的工作,就是激發所有人,讓事情互動!」這可能正是衛武營的核心價值。
閱讀更多
2018-09-27
邱璟綾
退休後的生活,以「老來伴」最重要,但若走一遭聚會就能發現,長者聚在一起,聊天內容三句不離兒孫,五句不離病痛,甚至無論什麼活動,都以女性參加居多,這樣無趣的場合,可以靠什麼扭轉?近幾年國外風行的銀髮桌遊,熱潮也燒進了台灣。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