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小虎文
賴芳玉這次她不談人間律法,而是請你擦拭內在的明鏡,走進她的小說《待用民宿》的峰迴路轉,去看見內在的月光寶盒,人生總比戲劇還要充滿轉折,就在於你相信多少。成為小說家的賴芳玉,把她的人性關懷與愛,藏在每頁的隻字片語裡,提醒著我們有時就是需要「暫停」,蓄積能量,才有勇氣迎接自己想要的第二人生。
閱讀更多
2019-11-04
水ㄤ、水某
在這部電影中,觀眾可以從不同人的角度去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可奈何之處;當他們犯錯之後,也都用了自己的方式去彌補錯誤,只是因為自己從前所種下的錯根,而讓局勢變得難以挽回,最終造成了猶如囚徒困境的局面,讓自己與他人動彈不得。
閱讀更多
2019-10-03
非常木蘭
編按:40歲以後的女人有甚麼不一樣?或許,可以做回、找回自己。「40歲後的女人開始做自己,40歲以前的女人追尋這世界認可的模樣,但在40歲以後,會回頭找回曾經失落的自己。」那時的賴芳玉律師還未到40歲,有點半信半疑。
閱讀更多
2019-09-09
小虎文
「不想計畫,你就是『被計畫』。人的一生在乎尊嚴,可是等到你無法選擇、也無法安排時,此時,還有尊嚴可言嗎?」吳挺絹律師經手許多家庭財產訴訟案件,而後更是積極倡導法律知識給熟齡族群,為的就是辛苦一生的你,不要再最後的重要關頭─「功虧一簣」。
閱讀更多
2019-09-0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編按:擔任長時間照顧者的妹妹,在母親過世後怒告王先生,爭取鉅額遺產分割;然而,這筆遺產,是他母親在生前,另外贈與給王先生的遺產。是什樣的原因,讓妹妹急欲爭取遺產分割?這個故事,期盼未來每一個家庭,都能在照顧、遺產分割上,能妥善安排,家和萬事興;也讓人省思,家人之間的照顧與付出,到底價值幾分?
閱讀更多
2019-04-22
製作人‧方德琳、撰文‧謝富旭、研究員‧徐右螢、王炘珏
80歲的黃老先生,將700萬的財產給了兒子卻未獲得照顧,憤而告上法院要求兒子給付扶養費,之後,兩名女兒也因未分到財產、拒絕照顧父親,遭黃老先生提告。儘管黃老先生最後勝訴並獲得給付扶養費,但親子關係早已破碎、無法彌補...。別以為黃老先生的「子女不孝」只是特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此專題為《今周刊》與網路公益媒體《報導者》共同合作。
閱讀更多
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2019-02-27
彭芃萱
你希望自己能過怎樣的人生?42歲的牙醫師羅士傑期許自己工作半年、休息半年,這個人人稱羨的人生目標,他在去年41歲時就達標!工作時認真賺錢,不工作時他去進修、學潛水、跑半馬、騎自行車。為了讓退休後能過著優渥的生活,他很早就明白一定要學習理財。
閱讀更多
2018-07-05
呂苡榕
過去將扶養義務與血緣綁在一起的思惟,如今面臨考驗。當台灣的老年人口逐步上升已不可逆,再遇上少子化、青年貧窮等現況時,傳統上以「家庭或血緣」為主體的照顧體系,終將難以維繫。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奇伯
廖元豪,國內知名憲政學者,今年五十歲,醉心於法律研究,積極參與公共議題辯論,去年年金改革啟動後,讓他醒悟教授職位並非「鐵飯碗」,也意識到必須提前做好退休練習。
閱讀更多
7/ 8
第 7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