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李易紓
每年秋冬之際,是流感發病高峰期,公費流感疫苗10月5日開打至今,民眾接種踴躍,截至10月14日為止,10天來共施打273.6萬劑,疫苗使用率為45.3%。疾病管制署提醒,65歲以上長者及6個月以上學前幼童為優先接種族群,接種地點不限戶籍地,可跨縣市接種。
閱讀更多
2020-08-26
楊雅馨
若你重視保健,定期做過不同醫院的健檢,認真看過健檢報告,可能會產生疑問:同一個項目,為什麼各家參考值不一樣,有無統一標準?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6-18
黃軒醫師
在臺灣是很幸福的,因為COVID-19 病毒在境內一直是零。但是外面的世界,真實呈現不是如此清零,只是臺灣媒體報導,已經不再熱衷報導外國的殘酷慘局了。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全世界,每天都是以12-14萬,確診病例增加!如果我告訴你,近日全球的全球確診人數將突破800萬人,你一定以為不關你的事吧!
閱讀更多
2020-03-25
黃軒醫師
包包千萬不要放在地板上、這個不只是指大眾交通工具,也包括了廁所的地板、廣場的地板、辦公室的地板、還有任何的走廊或座椅...
閱讀更多
2020-03-17
照護線上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群聚感染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與 流感病毒 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閱讀更多
2020-02-26
林芷揚
黃小姐(化名)年前因高燒、咳嗽、全身痠痛,在診所篩檢為B型流感,服用克流感藥物後仍然咳嗽不止,於是轉往醫院就醫。感染科醫師依慣例,詢問發燒病人的旅遊史及群聚狀況,黃小姐突然眼眶泛淚,原來是她65歲的父親這禮拜也突然出現一樣的症狀。即使黃小姐當天立刻帶父親就醫、服用流感藥物,沒想到再隔天,父親卻還是因為呼吸困難住進了加護病房,醫師發佈病危通知。黃小姐很難過地說「自從被診斷流感之後,我都在房間自主隔離,為什麼父親還是會得到流感?」
閱讀更多
2020-02-26
生活i健康
肺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名,更勝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病變等。到底肺炎有多可怕?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迅速延燒全球,嚴重程度不下2003年那場世人難忘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經證實,武漢肺炎病原體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兩者雖相近但致病表現並不完全相同,如今已定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隨著疫情的延燒,從一開始的完全不了解,到現在由醫界與科學家抽絲剝繭,慢慢露出治療曙光。曾於2003年參與第一線抗SARS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形容,新型病毒就像人類面對戰爭的迷霧( Fog of War)一般,對敵人愈了解,才能有效遏止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播感染,「台灣的防疫與醫療實力足夠,民眾不需過度擔心。」
閱讀更多
2020-02-18
照護線上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症狀有哪些?武漢肺炎疫情發展到現在,我們需要更認識這隻新型冠狀病毒。平常感冒也可能是冠狀病毒引起的!除了發燒、頭痛、拉肚子,這4大前兆也千萬要注意!
閱讀更多
2020-02-15
HEHO健康網
消毒、洗手、戴口罩,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疫情、加上流感的疫情持續延燒下,變成很多人每天的必做事項。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則說,其實勤洗手才是更好預防感染的方式,因為戴口罩,卻沒有洗手,還是會把病菌帶入身體裡。
閱讀更多
2020-02-13
微笑藥師網
武漢肺炎疫情鬧得人心慌慌,我們該如何選購酒精、次氯酸水,或者其他有消毒、抗菌效果的防疫用品,才能達到足以防範武漢肺炎的準備呢?而使用酒精、次氯酸水做環境消毒安全嗎?有沒有哪些防疫的注意事項?在感冒或是病毒的流行季節,我們都知道要做好環境清潔,還有手部的消毒,以免被傳染,那麼「消毒」到底是什麼呢? 以下微笑先幫大家釐清:消毒、滅菌、抑菌、和抗菌的差別在哪裡。
閱讀更多
3/ 6
第 3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