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
李易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5/16新增207例確診個案,其中206例為本土,最小不到5歲、最早4/6發病。新增的206例本土個案為90男116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6至5/15,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北市89例(萬華58最多)、新北市97例(板橋32最多)、彰化縣9例、宜蘭縣及新竹縣各3例、桃園市及基隆市各2例、臺中市1例。指揮中心說明,其中茶藝館相關105例、萬華活動史相關44例、某社團相關5例、宜蘭遊藝場相關3例、南部進香團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閱讀更多
2021-05-12
HEHO健康記者盧映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到2021年,從最一開始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認為,流感跟新冠肺炎的症狀的確很相似,但「新冠肺炎比較不會肌肉痠痛」,可以用這個來判斷是不是感染者。
閱讀更多
2020-05-0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許多人將失智與老人畫上等號,認為老年癡呆、老年人才會得到、是自然老化現象,這樣的認知其實不對。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近年來有越來越多40幾歲就得失智症的情形,以台灣來說,約有1萬2000人在青壯年就罹患失智症,這種早發性失智症比老年失智症的衝擊更大。
閱讀更多
2020-04-08
NOW健康
沒有性行為竟然也會感染菜花?日前一名男子總覺得肛門有異物感,且摸到不明突起物,就醫檢查發現竟是感染菜花,但男子向醫師表示,已許久都沒有過性行為,經詳細詢問之下,研判可能是使用公廁時受到感染。
閱讀更多
2020-03-05
何玉華中醫師
出現發燒、咳嗽痰多、頭痛、喉嚨痛症狀是感冒,還是過敏?近日進入到24節氣的「穀雨」,是春夏交接之際。不只早晚溫差大, 雨水也明顯增多,但最近下過雨的晚上,在夜燈照射下,眼前霧朦朦的,空氣中的懸浮的污染物並未因雨水消散,再加上潮濕,讓許多患者前來看診時,都會問我:「醫師,我怎麼一直在感冒,感冒都沒好。」其實,很多不是感冒,而是過敏。
閱讀更多
2020-02-26
NOW健康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不斷發現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同時因為傳染性高,病毒在環境下推估能存在數天,台灣陸續傳出家庭群聚案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24)日公開提醒,居家環境與個人清潔可以大幅降低接觸感染風險,勤洗手、戴口罩、規律清潔環境,可以降低家庭感染率至20%以下。
閱讀更多
2020-02-26
生活i健康
肺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名,更勝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病變等。到底肺炎有多可怕?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迅速延燒全球,嚴重程度不下2003年那場世人難忘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經證實,武漢肺炎病原體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兩者雖相近但致病表現並不完全相同,如今已定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隨著疫情的延燒,從一開始的完全不了解,到現在由醫界與科學家抽絲剝繭,慢慢露出治療曙光。曾於2003年參與第一線抗SARS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形容,新型病毒就像人類面對戰爭的迷霧( Fog of War)一般,對敵人愈了解,才能有效遏止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播感染,「台灣的防疫與醫療實力足夠,民眾不需過度擔心。」
閱讀更多
2020-02-19
HEHO健康網
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世界死亡人數已經超過SARS,而台灣也已經有18例確診案例。而傳出130例確診案例的郵輪鑽石公主號,也傳出在1月31日有遊客下船觀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緊急要當天有可能接觸到患者的人要在家「自主健康管理14天」。但隔離、檢疫的標準不斷升高,到底要怎麼進行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感覺起來非常複雜,但其實只要把握幾個重點,就可以確切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2-18
錢政弘醫師
許多人都好奇武漢肺炎症狀有哪些?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感染的臨床症狀不具特異性,大多數個案以「發燒」和「乾咳」為主,1/3病患會覺得喘。部分病患有其他症狀,例如肌肉酸痛、頭痛、喉嚨痛和腹瀉。國際頂尖期刊JAMA在2月5號發表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說明,我覺得這篇最有參考性,摘錄其中一段。
閱讀更多
4/ 6
第 4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