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23-03-09
林暐鈞
預防重於治療,讓人不再聞癌色變!時至今日,癌症以成為眾人公敵,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昨(3/9)就以「婦癌防治」為題主辦《防癌公益健康講座》,協辦為中華醫養健康總會、陶聲洋防癌基金會,共同提倡癌症預防的有效措施、建議,陪伴眾人打造無癌人生。
閱讀更多
2022-04-29
陳立川
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兩者兼顧,病情才容易改善。假如您一直注意肉體上癌症的摧殘,卻忘了心理、情緒上的管理,病情將不會持久改善,雖一時之間可能因另類治療法而有曇花一現的效果,最終還是會轉惡或復發。但假如一直追求靈魂問題而忽略肉體需求,難免也會早死。
閱讀更多
2021-01-29
李易紓
氣溫驟降,是否在半夜熟睡時,出現嚴重腳抽筋?其實半夜熟睡還抽筋、導致肌肉拉傷,主要是因為入睡後身體沒有進行活動,氣溫降低導致室內太冷時,手腳若沒有「足夠保暖」會使局部血液循環變差,肌肉過度收縮就容易導致抽筋,甚至肌肉拉傷!
閱讀更多
2020-09-23
李易紓
隨著年紀漸增長,膝關節偶爾會不給力,出現疼痛或僵硬感,尤其是一早起床最嚴重,起床活動後不舒服感會減少,但是在晚上又會再發作,物理治療師表示,這種症狀多為退化性關節炎。由於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如果不接受治療,症狀只會越來越嚴重,建議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也可利用3個動作,來緩和膝蓋痛和減少復發機率。
閱讀更多
2020-09-16
李易紓
40歲後開始迎向熟齡人生,你我偶爾會出現肌肉疼痛的小毛病,包括慢性肌肉痠痛或是退化性、慢性關節炎等,都是常見的困擾,跑復健科可能也變成日常,現在有一種熱磁療設備,就是專門用來修復肌肉骨骼痠痛。
閱讀更多
2019-07-22
郭依瑄
雙腳使用過度,小心身體發出抗議!40歲的陳姓先生在起床雙腳落地時,足跟感到異常疼痛,忍了一個月之後到復健科就醫,原來是罹患「足底筋膜炎」。這是種會造成足部刺痛的疾病,尤其好發於中年人,若不治療則有可能寸步難行,大大影響行動力。
閱讀更多
2019-02-25
采實文化
每次面談肥胖患者時總有一點令我訝異。患者通常減肥過許多次,所以應該十分清楚該怎麼吃才會瘦,只是沒辦法付出行動去實踐。然而出乎我預料的是,病患總是問我一樣的問題:「醫生,我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瘦不下來?」
閱讀更多
2018-10-31
楊雅馨
「一針、二灸、三用藥」是中醫的治病順位,且針灸在世界醫療占有一席之地。世界衛生組織列了六十四種針灸的適應症,二○一七年也將針灸列為緊急救援醫療之應用。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