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史蒂夫‧史考特, 貝瑞‧達文波特
要擺脫負面思緒、提升對精神的掌控,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緩慢、深沉規律的呼吸。專注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心跳速度,放鬆肌肉,讓頭腦冷靜下來,使大腦恢復正常運作。深呼吸能讓你感覺自己跟身體緊密連結,讓精神不再聚焦於擔憂上,並且讓腦中的內在獨白安靜下來。這種伴隨深呼吸而來的生理變化,就是「放鬆反應」。
閱讀更多
2019-09-18
錢政弘醫師
前陣子上節目談高血糖如何導致胰臟癌,還有罹患胰臟癌時的症狀。今天一位門診病患向我詢問「要怎麼更早一點知道胰臟有癌變?」因為他的姐姐不抽煙、不喝酒、生活正常、也不肥胖,日前才因為胰臟癌離開,前後不到3個月,她很擔心。究竟胰臟癌出現之前,身體可能會有哪些變化?
閱讀更多
2019-09-12
李開復
編按:在李開復罹癌症期間以及抗癌康復後,他患上癌症是如何抗癌?需要注意哪些飲食?在疼痛無比化療過程中是如何康復過來的?如今,他分享自身的抗癌經歷,17個月成功擺脫癌症魔爪的祕訣,給有同樣經歷的人鼓勵,在艱辛抵抗癌症的路上有如一盞明燈。
閱讀更多
2019-09-11
林芷揚
許多想要減肥的民眾,都會特別避免特定食物,像是不吃白飯、不吃澱粉、不吃含油脂的食物,吃什麼都要過水、去油,甚至只吃沙拉、燙青菜。其實,不吃白飯或油脂,對瘦身一點幫助都沒有!
閱讀更多
2019-09-06
林芷揚
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但記得挑對地方,減少暴露在空污環境!最新研究發現,汽機車排放廢氣產生的空污,可能增加黃斑部病變的機率,風險最高提升九成之多。
閱讀更多
2019-09-02
營養師程涵宇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指的是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在肝中過度堆積(含量超過肝總重的5%以上)。在台灣,脂肪肝盛行率約在11.5∼41%不等,甚至有的研究指出,約有1/3至1/4的台灣成年人有脂肪肝,高於一般常見的早期B型肝炎(約20%)許多。(編按:最可怕的是,患有脂肪肝的人,未來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比率比平常人還高。)
閱讀更多
2019-08-29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癌症」等同是自找的終極發炎。是的,這樣的慢性發炎很可怕;你所聽過的一些重要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關節炎、憂鬱症、乾癬、阿茲海默症等,都與慢性發炎有關。慢性發炎怎麼造成的,又該怎麼避免發炎?這時大家一定會想知道:「吃的東西有沒有影響?要抗發炎是要吃素嗎?」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日常飲食應該避免哪些食品,才能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
閱讀更多
12/ 17
第 12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