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粉圓妹
最近有網友說我不買房是魯蛇觀點,我看了哈哈大笑,如果43歲擁有千萬退休金的人是魯蛇的話,那全台灣90%的人都是魯蛇了。
閱讀更多
2022-05-19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62
Q:我是麗華,今年58歲,老公62歲,結婚34年,跟我86歲媽媽同住娘家,養有2隻愛貓。他算是蠻高薪的公務員,我是百貨公司的兼職店員,有33歲兒子跟31歲女兒,都已經獨立。我的苦惱是老公偶而不給生活費,至今仍靠我媽給錢來貼補,我覺得這樣的老公,實在太不可靠了,很想離婚。但我媽說:「就當多養一隻貓,他也不費事,不要輕言分手,妳就忍耐一下!」但我實在不想忍耐,想離婚讓老公把退休金給我、去買個房子收租。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過世了,媽媽撫養我們姊弟,還有房子收租,一直過著豐裕生活,我也想跟她一樣,才能確保老後,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做到?我老公常藉口不給生活費,像兒子讀大學時,費用較高,老公付了學雜住宿費,就說吃緊而不給3萬元生活費。當時我跟還在世的公公訴苦,老人家才補貼家用一陣子。結婚以來,老公大概就是給這數字,這兩年 物價 漲了,才多給5千元,但有時生活費戶頭還是領不到錢,得靠媽媽支應。甚至女兒讀大學時,老公不出學雜費,是我媽媽拿出來的!我不知道老公薪水到底多少?但似乎很高,2、3年後的退休金也不少,他還常拿錢回去孝順父母。我們住的房子是我媽的,一直不必付房租,水電也是媽媽付;娘家對外有婚喪喜慶時,老公還大模大樣以我先生身分出席,但我內心覺得這種不常給生活費的老公,怎能當我丈夫?或許因為是相親結婚,即使一起生活了34年,我覺得分手也不足惜!當然老公也會抱怨,說自己在家「連貓都不如」,在我心中「自己排第1,其次是媽媽、貓,然後是兒女,他才排第5。」但我覺得這是他咎由自取。雖然媽媽反對我離婚,但若能藉此固定拿到生活費就算了,不成的話,還是想離婚,一次拿到大筆錢來買房收租,才會比較划算;否則等我更老些,即使買房也還不了貸款。所以我是否直接訴請離婚較好?透過律師來爭取較多財產,有錢勝於一切!
閱讀更多
2022-05-18
洪雪珍
在高薪營的課堂上,我都告訴學生,追求「職涯好運」前,請先避免發生「職涯噩運」,因為一個噩運會毀掉你幾十年的好運。特別是中年人,你的青春不再,跌倒後翻身不易,毫無本錢浪費,尤其要步步為營,不要踩雷、不要掉坑,否則極有可能前半生的努力奮鬥付諸一炬,連哭都不知道跟誰哭去!
閱讀更多
2022-05-1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進入第三人生,一般人關注的主題不外乎「金錢」、「健康」和「生活」。我認為三者都很重要,不能忽略任何一樣;但有些熟齡作家卻常強調「錢不重要,沒錢也有沒錢的生活方式」,我不能認同,尤其擔心大家不了解他們完整的論述,而有了斷章取義的誤解。這些熟齡作家之所以這麼主張,或是刻意忽略這個主題,是因為他們本身都沒有金錢的煩惱。他們當然都不是非常有錢的人,但至少都已不擔心未來錢會不夠用,所以才說「錢不重要」。如果你的積蓄不多,看到這個論點就不再為錢擔心,反而是很危險的。
閱讀更多
2022-04-25
吳宜勲(老吳)
上天是很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上班、通勤、睡眠,就耗費一天中70%以上的時間,再扣除吃飯、洗澡與家庭時間等,實際上可以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能剩不到10%的時間(約2個小時)。
閱讀更多
2022-04-12
郭美懿
入夏來杯手搖飲消暑,是不少人的小確幸,但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日前上節目《醫師好辣》提醒,民眾愛喝的珍珠奶茶「裡面的甜不是糖,是高果糖、玉米糖漿」,可能養出癌細胞。更指出將大腸癌細胞植入老鼠體內實驗,其中一隻吃素,癌細胞長得很小;另一隻每天喝珍奶,「幾個月內就死掉了」。
閱讀更多
2022-04-12
整理鍊金術師小印
從來搞不清楚勞退跟勞保、對於勞保破產等相關新聞總是漠不關心的我,總算用自然人憑證上網查詢了我工作8年來的歷月提撥金額。看到金額,讓我大吃一驚——為什麼我已經努力工作了8年,裡面才只有這麼點錢?甚至比我銀行帳戶的存款還要少!
閱讀更多
2022-03-18
崔民寧
本書作者崔民寧,在銀行負責受理存款、信貸等多種金融業務,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來存錢和借錢的客戶。她近身觀察、刻意聊天,14年下來得知:一個人對待錢的態度及投資方法,將決定這個人以後是窮還是富。她自己親身實踐這些觀察,畢業(相當於月薪3萬4,000元)後就存到第一桶金(約新台幣50萬元),數年後開始投資房地產,花10年存到20億韓元(約新台幣4600萬元),當起包租婆,達到財富自由。
閱讀更多
2022-03-16
溫國信
要買優質的好股票,就要建立「自選名單」,把那些本質優良的股票列入觀察,平時多關注它們的新聞,等待便宜機會出現的時候買進。如果平時對它們漠不關心,即使機會來了你也不會有信心買進,或是買進後也抱不久。如果價格不夠便宜,那就先觀望,股價是會波動的,買進機會很多,不怕買不到。
閱讀更多
2022-03-14
林茂昌
2010年3月,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刊登一則溫馨感人的消息,百歲人瑞葛瑞絲‧格羅納(Grace Groner)過世後,把價值70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2.1億元)的股票遺產,全數捐給母校森林湖學院(Lake Forest College)。葛瑞絲是一位獨居老人,她終身未婚,自1931年畢業後,就一直在亞培藥廠擔任秘書,做了43年。她究竟是如何累積到兩億多元的財富?很簡單,葛瑞絲在1935年,用180美元買了3股的亞培股票,經過多次的股票分割和股利再投資,累積至2010年,總計持有十多萬股。
閱讀更多
8/ 15
第 8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