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神經外科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76

不是中風!高齡爺突走路歪斜、講話糊,竟是2個月前跌倒害的…撞到頭90天內慎防「慢性硬膜下出血」

tCol 2025-03-28

郭美懿

不是中風!高齡爺突走路歪斜、講話糊,竟是2個月前跌倒害的…撞到頭90天內慎防「慢性硬膜下出血」

老人跌倒是硬傷,即使當下覺得沒事,也要慎防看不見的慢性傷害!雲林一位83歲老先生平日身體硬朗,但近1週突然走路歪向一側、講話含糊,人也變得淡漠,送醫後發現不是中風、失智,而是2個月前曾因閃躲野狗跌倒撞到頭,導致其左側腦部慢性硬膜下出血,幸而即時開刀引流陳舊血水,術後4天就出院恢復健康。

閱讀更多

68歲丁遠超「浴室滑倒」隔周過世!當下清醒、頭痛送醫已腦溢血…醫示警2狀況:就算很快恢復也要就醫

tCol 2025-02-27

郭美懿整理

68歲丁遠超「浴室滑倒」隔周過世!當下清醒、頭痛送醫已腦溢血…醫示警2狀況:就算很快恢復也要就醫

總統府前發言人丁遠超上週在浴室滑倒,當下看似無礙,但後續出現頭痛不適症狀,上週四(2/20)送醫後出現腦溢血現象,於週二(2/25)離世,享壽68歲。醫師指出,有些人撞到頭看似清醒無礙,但如果是腦挫傷,可能會有腦出血的可能性,尤其是肝腎功能不好、凝血功能不佳,或是服用阿斯匹靈者要特別注意。

閱讀更多

太常戴口罩,突然發現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典型表現,暗藏三高、罹癌風險

tCol 2025-02-12

NOW健康

太常戴口罩,突然發現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典型表現,暗藏三高、罹癌風險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怡文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閱讀更多

51歲「床的世界」總座陳俊傑跌倒辭世!爬樓梯失足竟顱內出血…醫示警「年輕人的頭更不耐摔」

tCol 2024-12-02

郭美懿

51歲「床的世界」總座陳俊傑跌倒辭世!爬樓梯失足竟顱內出血…醫示警「年輕人的頭更不耐摔」

床墊龍頭「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上週六(11/30)驚傳過世,享年51歲。據瞭解,陳俊傑是上週六爬樓梯時不慎失足摔倒,撞到頭部造成顱內出血,送醫後搶救無效。對此醫師示警,一般以為年輕人比較耐摔,但如果單純看頭部撞擊這件事,「年輕人的頭,比老人更不耐摔」,即使發生當下未出現明顯傷勢,也千萬別輕忽腦出血或腦創傷帶來的後續病變。

閱讀更多

72歲翁突癱軟陷昏迷!「腦中風」一年奪1.2萬人命…他救父奔波200里求醫,1療法讓中風父走回家

tCol 2024-11-01

蔡曉萱 整理

72歲翁突癱軟陷昏迷!「腦中風」一年奪1.2萬人命…他救父奔波200里求醫,1療法讓中風父走回家

冬天是腦中風好發季節,高齡者一旦中風往往會造成語言、行動能力受損。台北一位72歲蕭姓老翁晨起買菜時突然無法站起,兒子發現有異隨即送醫,診斷為小腦中風。蕭老先生經歷兩度手術,雖撤除氣管內管可自主呼吸,但意識混淆、口齒不清,行動能力也受影響。想不到經過中西醫合療,老先生3天就能清楚說話、1週後能下床站立並扶著床沿走路,從臥床到自己走出醫院、甚至還能爬樓梯,實現親自走回台北4樓住家的奇蹟。

閱讀更多

草蜢蔡一傑「開顱切除腫瘤」,倒U巨疤照曝光:許願康復後「繼續Party」…醫示警腦瘤4大症狀

tCol 2024-10-21

郭美懿整理

草蜢蔡一傑「開顱切除腫瘤」,倒U巨疤照曝光:許願康復後「繼續Party」…醫示警腦瘤4大症狀

香港唱跳天團「草蜢」去年底展開「RE:GRASSHOPPER」巡演,上月來到美國卻驚爆57歲蔡一傑因病缺席,傳聞蔡一傑疑似免疫系統出現嚴重問題,但20日他透過突在社群秀出自己光頭照片,表示剛剛做完一個切除腦部腫瘤手術,手術非常順利。

閱讀更多

拆解惡性腦瘤,膠質瘤與轉移性腦瘤治療解析

tCol 2024-07-15

照護線上

拆解惡性腦瘤,膠質瘤與轉移性腦瘤治療解析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陳科廷醫師來到照護線上。陳科廷醫師:大家好,我是陳科廷。

閱讀更多

端午前劇烈溫差,當心腦中「不定時炸彈」!醫:動脈瘤破裂致死率飆3成,7族群應提防

tCol 2024-05-14

郭美懿

端午前劇烈溫差,當心腦中「不定時炸彈」!醫:動脈瘤破裂致死率飆3成,7族群應提防

俗話說「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有醫師提醒,5、6月氣溫變化劇烈,民眾除了注意冷熱變化,也應提防血壓升高,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腦動脈瘤破裂的可能。由於腦動脈瘤在未破裂時幾乎沒有症狀,一旦出現頭痛、神經麻痺、視野缺損、反應遲鈍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以防破裂導致腦中風、甚至死亡。

閱讀更多

腦內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有多危險?盤點常見併發症

tCol 2024-01-22

NOW健康

腦內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有多危險?盤點常見併發症

每到冬天,氣溫變換之際,就是腦血管疾病患者大增的時候,近日北市聯合陸續收治許多出血性中風患者,有腦內出血,也有蜘蛛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蜘蛛膜下腔出血特別令人憂慮,往往來自於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就像新聞報導過的許多公眾人物一樣,甚至會造成猝死。

閱讀更多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55歲婦「日吞50顆藥」快崩潰!良醫出手「藥物瘦身」:減藥減負擔

tCol 2023-12-26

郭美懿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55歲婦「日吞50顆藥」快崩潰!良醫出手「藥物瘦身」:減藥減負擔

台灣逾4成高齡人口罹患3種以上慢性病,每3人就有1人同時服用5種以上藥物,「多重用藥」不僅造成身體負擔,還可能因為交互作用讓藥效適得其反。花蓮有位55歲女病患,就因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慢性病,每天要吃逾50顆藥物。經高齡整合照護門診協助,進行「藥物瘦身」,減去有相似作用、還有已產生不良副作用的非必要性藥物,現在每天吃的藥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精神與身體狀況卻大為改善。

閱讀更多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