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鉅亨網 記者陳于晴
新版實支實付醫療險制度原先計畫在 7 月上路,但詳細內容及相關配套尚未出爐,傳出將延後上路,不過,富邦人壽已經開出第一槍,提前審視自家商品內容,最終決定將在 7 月停售 12 張保單,當中包含 9 張住院醫療險、2 張意外傷害險,而富壽獨有的實支實付平準費率也將走入歷史,公司表示,此次下架眾多保單,主要有二大考量。
閱讀更多
2023-03-06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理財方式百百種,該如何選擇才對老年生活最有保障?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己常遇到許多保險業務說:「買房子沒用,買保險才有保障」,讓他好奇到底該養房子還是養保險?
閱讀更多
2022-07-21
李雪雯
如果仔細分析許多投資型保單的保戶之所以虧錢的特色,不外乎以下幾種類型。
閱讀更多
2022-06-13
股素人(本名:何宗岳) 投書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小孫女出生後,媳婦為她買一張0歲保單,引發股素人的研究興趣。「主約是20年繳的 終身壽險 ,加上7種附約,年繳保費23,932元......替0歲嬰兒買保險,通膨效應無止境,等她到35、50歲時的保單價值剩多少?」因涉及家人的權益,股素人乃決定進一步研究保險商品,希望能了解「要保人究竟能由保單獲得怎樣的保障」。
閱讀更多
2022-02-16
樂透人生─吳家揚
家中親人離世讓人悲痛,但在哀悼過程中,還有現實的喪葬、除戶、遺產稅申報和繼承需要打點。國人忌諱論生死,臨到頭又慌又急,也就更容易引起家庭紛爭,這應該是大家最不願意見到的。
閱讀更多
2022-01-05
樂透人生─吳家揚
Q:我是小林,46歲,標準的三明治族群。我父親今年78歲,臥床需要大額看護費用,雖然我的收入還不錯,但自己就像是父親專屬的保險公司,全家人也得縮衣節食。不只我父親,我身旁也有幾個同事好友在50多歲健康亮紅燈,需要龐大醫療費。目前我們一家三口的保單,只有基本醫療保障,每個人就一張「壽險主約再加上附約實支實付和意外險和住院日額」,我很擔心在閒錢和儲蓄有限下,要如何加強保障,才能應付萬一生重病時的醫療看護支出?
閱讀更多
2021-05-21
好險網 / 紀佳妘
保險除了能提供保障之外,也有轉移資產、節稅的功能,不過近年來仍有許多保單的身故理賠金,導致國稅局依「實質課稅」原則,追討遺產稅或贈與稅,踩了地雷而不自知,快來一次搞懂保險稅務,常見9種投保特徵,還是可能會被補稅裁罰。
閱讀更多
2020-10-12
好險網 / 曾旺
健保給付項目有限,許多民眾知道買張醫療險增加保障,避免健保不給付或給付不足時,可以透過保險取得自費醫療,但投保當下及以後就醫時,要留意保單條款對於住院理賠的條件跟定義,有時幾個字的差異,理賠金額就會差很多。
閱讀更多
2020-10-06
好險網 / 李瑞瑾
父母離世後將財產移轉子女必須注意稅務制度,如果未釐清免稅額規範,很有可能被要求補稅甚至罰款。一位父親分別贈予2名子女一人200萬元財產,想說一年有220萬元贈與免稅額(編按:從2022年起為244萬元),但卻還是被國稅局課18萬元贈與稅。原來是因為每年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度,是以「贈與人」送出去的錢做計算,而非每一位「受贈人」收到的錢分別計算。
閱讀更多
2020-06-15
吳若權
若只是為了欠缺安全感而買保險,買完後會更沒安全感。這種人需要的是妥善的人生規劃, 唯有確定自己已往具體的目標前進,才能放心。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