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樂透人生─吳家揚
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2022年Q3斥資41億美元,首度買進台積電ADR,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公司。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股神大舉買進的股票有什麼特徵?他買進的時間點,又能讓小股民得到什麼啟發呢?
閱讀更多
2022-12-09
跟著Lily闖天下
「這麼愛玩不認真工作,老了吃虧的就是你!」「怎麼這麼常出去玩,你一定賺很多吼!」「你穩定性不夠,以後沒有公司敢用你!」如果你跟我一樣常出國,這些話是不是常常在你耳邊盤旋?
閱讀更多
2022-12-09
周文偉(華倫)
編按:作者周文偉(華倫)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原為中學代課教師,曾在股市中玩短線和當沖,慘賠近百萬,34歲開始師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存股精神,長期持有好股票,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息達90萬元;43歲還清1,000多萬房貸,45歲股票市值累積逾3,000萬元,結束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達到初步財務自由,並繼續存好股、累積財富,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51歲時股票市值突破6,0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250萬元。
閱讀更多
2022-12-06
104高年級
16歲踏入職場,25歲存到人生第一桶金。秉持著對自己嚴苛要求的鐵血紀律,她連續記帳23年、存薪50%,除了精明理財之外,她也曾走過百岳、長征西班牙朝聖之路健行800公里,退休的11年不間斷的體能訓練,讓今年54歲的粉圓妹,仍然神彩奕奕,建立鮮明的個人品牌,持續寫下精彩的人生故事。
閱讀更多
2022-12-02
張國洋, 姚詩豪
一生的際遇與成就,都是命中註定的嗎?我現在的選擇,10年後仍是正確的嗎? 下一步該怎麼走,才會通往真正的快樂? 人生再怎麼絢爛,最後還是兩腿一伸。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閱讀更多
2022-11-30
拉爾夫.萬格
編按:我是一般的小小散戶,到底該自己投資,還是聘請專家幫忙?這個問題想必許多人都曾經疑惑過。自己投資怕血本無歸,但請專家代為操作又覺得手續費好貴,到底要怎麼抉擇比較好?看看美股史上最著名投資奇才拉爾夫.萬格的建議,他想告訴你:獲利的關鍵在於你到底熟不熟悉你想投資的產業!
閱讀更多
2022-11-22
呂秋遠
2022.11.22今周刊編按:藝人大S昨(21)日爆出向汪小菲追討500萬生活費,讓汪小菲在微博秀出家用明細怒轟「那個家四個億台幣,我買的,付了2.4億首付,每月100多萬房貸我付著」。大S回以高EQ聲明表示「從認識汪小菲第一秒至今,從來沒有傷害過他的身、心;對汪爸爸和張蘭女士也發自內心尊敬。至於離婚原因,我為了小菲及其父母著想,主動提出兩方緣分已盡,好聚好散作為離婚理由,並保證此生不出惡言,我也說到做到。」大S願紛爭就此停止。心疼大S的經紀人廖瑋琪忍不住回應,十年婚姻真的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針對網友質疑大S嘴裡說愛孩子,卻剛離婚就立馬結婚,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母親該做的事,廖瑋琪透露出大S前段婚姻狀態「如果這個人是你的浮木,載浮載沉在婚姻關係裡,快要溺斃死去的人還不緊緊抓住?」在汪小菲跟大S的爭議裡,我們能學到什麼呢?知名律師呂秋遠神剖析。
閱讀更多
2022-11-22
彭蕙珍
1979年2月台灣爆發一件駭人的社會事件,一家設在台中太平的合法釀酒工廠,將可導致眼晴失明的工業用酒精,假冒成食用酒精,調製為高粱酒及米酒銷售。許多不知情的消費者買來飲用,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損害,其中一位是自國外學成歸來的教授,因喝到假酒而失明。同年5月,食用米糠油造成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對2千多人的身體帶來永久性的傷害,而且大多數是經濟弱族群。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一群企業、學者及社會熱心人士於心不忍,1980年捐款成立基金會,由柴松林擔任第一屆董事長。從不接受政府資金的他們,在疫情這幾年因活動無法舉辦,加上募款等問題,面臨 經營 上的困難。律師吳榮達於11月1日決定接下董事長一職。自從接下這份工作,他每天都在煩惱要怎麼募款,幫消基會度過難關。
閱讀更多
2022-11-21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藝人大S(徐熙媛)與汪小菲2021年宣布離婚後,雙方當時談好條件,汪小菲每月需付給大S生活費,不過,就在大S和具俊曄結婚後,就沒收到生活費,大S日前依據離婚協議向台北地院聲請強制執行汪小菲的財產500多萬元,且北院已核發扣押命令。對此律師則表示,很多人看到名人離婚案件,以為離婚就可以跟對方要贍養費,其實法律對贍養費的請求權相當嚴苛,只有「無過失」且「判決離婚」而生活困難的一方,可向另一方請求。至於名人離婚常見贍養費、扶養費等條款,他們未必「陷入生活困難」,為何能拿到一大筆錢?律師解釋,這就屬於各自雙方的協議,為離婚附帶的條件,不能與一般案件相提並論。
閱讀更多
2022-11-18
郭美懿
今周刊與新光醫院今(11/18)日攜手舉辦【擁抱熟齡Ⅱ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跨海邀請日本「木下川吾亦紅」施設長岩田尚明與建築師村田行庸,分享日本如何將廢棄學校改建為養老村的經驗,在私校紛喊退場的今天,提供台灣一些另類思考。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