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NOW健康
編按20200115:國內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據衛福部門疾管署最新公布數據(14日),類流感急診就診人數已攀升至12萬人以上,118例重症確診,8人死亡,均是進入流感季以來最高,最年輕死亡案例為38歲男性,於住院7天後離世。下文為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鄒宗珮提醒,呼籲民眾注意身體健康,遠離生命危險。
閱讀更多
2020-01-03
NOW健康
一名婦人不喝酒,也沒有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但仍罹患肝癌。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脂肪肝、糖尿病及三酸甘油脂過高為肝癌3大風險,未來將成為國人罹癌主因,該研究成果刊登於今年4月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ASLD)官方出版期刊。
閱讀更多
2019-12-26
黃啟團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這種現象在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比如主角小時候看到家人被殺害,對殺手恨之入骨,為了報仇,自己最後也成了殺人狂魔。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亦比比皆是,那些備受婆婆欺負的小媳婦,成為婆婆後,對自己的兒媳也異常嚴苛;那些對暴力的父親恨之入骨的兒子,長大後比父親更為殘忍;那些恨母親軟弱的女兒,長大後比母親更為軟弱......
閱讀更多
2019-12-02
廖文君
物品的多寡可能是種比較,丟東西的多寡也可能是種競爭,我們可以從這樣的模式看見:只要是「對立」的兩個立場,都是一種戰爭。這些都來自於愛的缺失,不理解自己,也無法平衡內心的失落,所以才害怕錯過、害怕被排除在外,急著想要跟上潮流,想要達到目標又無法真心付出。
閱讀更多
2019-12-02
廖文君
目前我們面臨下一個「團結時代」,是共生的群聚年代。每個週期的進展都會承接上一個週期的優點再進化,之前的團體行為著重平等與平均,加上個性獨特的週期後,融合成現在邁向的「個體性群聚年代」—著重共生、共享、共有。
閱讀更多
2019-11-21
林芷揚
一般人都知道睡眠不足對身心健康有許多不好的影響,不過最近幾年有更多的研究發現,不規律的睡眠作息,特別是平常睡眠不足而選擇週末補眠,也就是所謂的「社交時差」,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比睡眠不足來得更明顯。
閱讀更多
2019-11-05
林芷揚
隨著年齡增加,有些民眾的認知功能也逐漸衰退,所謂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等。由於認知功能衰退,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因此,如何及早預防、降低罹病風險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
2019-10-02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但當一想「化療」二個字,就是踩到我的地雷,我又逃避不回和信醫院就醫。醫院的乳房個管護理師王素英是我的恩人,她不厭其煩的打電話給我「請我回來和信治療」,我的態度很硬,請她不用打電話給我,我不要回和信治療。
閱讀更多
2019-09-12
李開復
編按:對抗癌症,是一條生死之路。他們都曾被癌症找上,卯足力氣對抗癌症。在對抗癌症這條路上,他們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帶有溫柔力度十足的語氣述說:來人世間這一趟,就該無懼的過日子!
閱讀更多
2019-09-02
布魯斯.葛里森
不再擁有青春體魄,希望重拾往日魅力的中年人看到這一條會很高興。中年開始運動完全不會太晚,可以慢慢做,而且這是重拾運動最好的時機。我們中斷夠久了,想求新求變,也準備好了。身體跟我們疏遠得太久,現在正對著我們耳語:我們復合吧!
閱讀更多
10/ 13
第 10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