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總統蕭萬長日前出席健保30周年慶祝會,儘管他已高齡86歲,但全程參與不見疲色,更難能可貴是他2011年發現罹患肺腺癌第3期,迄今抗癌14年。現場有媒體詢問他的養生之道,蕭萬長分享,自己雖然走路速度不快,但每天仍會要求自己走5~6千步、每周3次游泳,閒暇時玩數獨、桌遊,也會每天閱讀,保持腦力敏捷。
對此,癌症專家、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發文指出,蕭萬長至今與肺癌和平共處逾14年,能維持活力勇健,背後其實有許多值得借鏡的地方。
據了解,蕭萬長當年是在健檢中意外發現肺部有2顆腫瘤,分別為1.2公分與3公分大,確診為肺腺癌,而左上肺葉的腫瘤是1期B,左下肺葉是3期B,同時得到2個獨立原發性腺癌。
廖繼鼎說,蕭萬長左下肺的腫瘤雖被歸為晚期肺癌,但透過手術將癌細胞清除乾淨,且取出的19顆淋巴結全都正常,而蕭萬長在術後也自費接受了第一代標靶藥IRESSA的治療。
除了醫療處置得當,他後續的自我照顧也非常重要,包括:
●每天走5~6千步、每週游泳3次
●每週喝4次太太準備的蔬果養生湯
●多吃蔬果、少加工、不靠保健品
●愛玩數獨、桌遊,維持腦力敏捷
●每天閱讀、健身,讓身心保持活力
「他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即使是肺癌第三期,也不代表無路可走。」廖繼鼎說,只要找到合適的治療、好好配合,再加上長期穩定的生活調理,真的可以活得很好、很久。
林百里「回歸天然飲食」,抗癌20年沒復發
事實上,肺癌是國人好發癌症與死亡癌症的雙冠王,其中有7~8成屬於肺腺癌類型,罹患肺腺癌的名人不在少數,現年76歲的科技富豪、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也曾在2005年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透過積極治療及注重養生,20年來未見癌細胞復發。
《健康2.0》報導,台北市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林百里的養生祕訣是「回歸天然飲食」,無論選擇什麼食物,都是原型天然的,且林百里也將飲食改成絕大部分都是植物性的飲食,「每天飲食當中,3/4最好是植物性、1/4是動物性,而林百里的飲食模式,甚至更走向有機飲食。」
台灣癌症基金會也說明,癌症患者結束治療之後,便進入恢復期,康復期進食是以漸進的方式回到一般飲食型態,與一般人促進健康的生活型態並無差異,包括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維持理想體重以及避免菸害。
均衡攝取多樣的食物種類:蔬菜、水果、全穀類、乳製品、豆蛋魚及其他肉類。全穀食物需佔全天主食需求量的1/3。
次世代基因定序,助精準治療
而目前對晚期肺癌的治療也有長足的進展,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可一次檢測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基因變異,讓醫師能夠依照基因檢測結果來選擇對應的藥物。
衛福部從2024年5月起將NGS納入健保給付,以肺癌來說,目前EGFR和ALK單基因檢測完全由健保給付。其中NGS大套組(基因數>100)健保給付3萬點,小套組(基因數≦100)給付2萬點,民眾仍須自費數萬元不等。
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早期診斷治療。國際研究指出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與胸部X光相比,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國健署自今年起擴大篩檢服務對象,有以下任一肺癌風險因子且具健保身分之民眾,每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即可,非高風險者建議須經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篩檢為宜。
(1)具肺癌家族史: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若有吸菸情形,應接受戒菸服務。
(2)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若有吸菸情形,應接受戒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