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吳淡如
期待著外在世界與他人都完美的配合著我們,如同活在不現實的夢境中。常常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別人,是多數人無法成長的問題。心理學曾經有這樣的研究:一個人成功,都覺得是自己成功的,往自己找原因,也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失敗,都覺得是外在原因造成的。
閱讀更多
2024-03-22
元貞美
「成為大人」並不是成長的終點而是成長的過程,「活著」就是生命結束之前一連串的成長過程。當你不斷學習什麼才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真正帶來幸福的事,就會獲得成長。因此我每一天都腳踏實地地學習。
閱讀更多
2024-03-20
劉潤
在一次私董會上,我給大家講了三個概念:自汙、示弱、看淡(見圖3-10)。 這三件事,看上去都是把自己踩在地板上摩擦。憑什麼,有必要嗎?
閱讀更多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24-03-08
稻盛和夫
如何為企業打造出高收益體質?踏入新領域應該結合企業強項,還是開發新專業?大環境不明朗還能維持成長的祕訣是什麼?盛和夫超過一甲子累積的經營智慧,回答經營者在光明正大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提供在任何環境、不同市場中都能不斷成長的高收益經營策略。
閱讀更多
2024-03-05
角子
「角子,在努力了那麼久之後,今天我們終於還是分手了,我好害怕,要再次走上那條辛苦漫長的癒合之路……」我看著這位讀者發來臉書的訊息,那是每個用情至深的人,都曾經走過的路。我們害怕前方,那些正在等著我們的寂寞和傷心……害怕到都忘記了,那其實是你在那份感情裡,早就已經走過的路。
閱讀更多
2024-03-01
林維信
「我爸會假裝上班,開車出門。」天勇說。「實際上,他在外面有女人。我知道他沒怎麼在工作,家裡的錢都是媽媽出的。他偶爾拿錢出來,也是奶奶給他的。」「你怎麼知道這些?」我有點訝異。「媽媽講的啊,媽媽還帶我去跟監過,就看到他身旁有另一個阿姨。」天勇說這些話的語氣,好像在講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媽媽跟我講之前,我就有猜到了。」「他們很常吵架啊。媽媽也沒多好,她自己也有男人。他們叫我們去睡覺,關起門來吵架,以為我跟妹妹都不知道。爸爸就在房裡問她是不是有男人,連奶奶私下也有問我,說媽媽有時晚上會出門,是不是真的去打工。「我覺得很無聊。都這樣了,幹麼不離婚?我那爸爸還想教訓我,禁止我晚上出去玩,啊他自己咧?明明沒賺錢,還想擺出自己很行的樣子,想對我說教。」天勇面露不屑地說。
閱讀更多
2024-02-16
Dr. YOUTH 金裕洙
當聽到「年輕而充滿活力的人生」這句話時,你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光是想像一下到 40 ∼ 50 歲時,還依然能在足球場上奔跑或盡情運動,或是 80 歲還能登上最高山峰的山頂上感受到喜悅,就已讓人內心澎湃不已。但若是想要享受這樣的生活,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閱讀更多
2024-02-16
郭美懿
現代人由於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中風病患已有日漸增加的趨勢,但不只腦部會中風,眼睛也會中風!醫師提醒,有突發性、無痛的單邊眼睛視力下降,甚至看東西中間有黑影,就要當心是「眼中風」的徵兆!眼中風不會直接導致失明,但後續併發症可能會間接使視力越來越差,因此出現相關症狀千萬別輕忽,應盡快就醫散瞳檢查。
閱讀更多
2024-02-07
郭美懿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對許多人而言這是闔家團圓、休息放鬆的好機會,但對受傳統習俗約束的媳婦們來說,卻往往有苦難言。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近期就出現不少與過年相關的發文,有網友說自己有5個姑姑,媽媽因為是家中唯一媳婦,被阿嬤要求不准回娘家,而5位姑姑從初二待到初四,媽媽還得自掏腰包餐餐辦桌,每年都要花掉2~3萬元,成為他「從小到大的惡夢」。也有自述是長媳的女網友發文,表示婆婆為每個小孩買房買車,唯獨他們夫妻住在老家,結果小叔缺東西就到家裡拿,甚至大喇喇帶外人來家裡打麻將,留下一堆垃圾,還抱怨大嫂愛計較,讓她面對到來的新年假期「社恐(社交恐懼症)又要發作了!」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