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
NOW健康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閱讀更多
2024-01-07
郭美懿
一日之計在於晨,但一份針對亞太11地區中進行的調查卻顯示,台灣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沒有天天吃早餐的習慣。而就算有吃早餐,也有高達7成人沒有攝取蛋白質食物、8成沒吃蔬果,然而脂肪攝取比例卻是亞太之最!營養師提醒,吃錯早餐不僅讓人昏昏欲睡、記憶力降低,更可能導致血糖劇烈波動,增加罹患糖尿病、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4-01-05
照護線上
「這位年輕人雖然才30多歲,但因肥胖的關係,已有高血糖、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廖國盟醫師指出,「為避免併發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我們建議他積極接受治療,在控制血糖、血壓的同時也保護器官,及早把體重減下來也能降低中風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2-29
照護線上
「根據研究,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有四成到六成,都有心情低落、焦慮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敖瑀醫師指出,「曾經有位女性患者在用藥之後動作症狀明顯改善,但是每次回診的時候,沒講幾句話就會開始流眼淚。在進一步了解她感受到的壓力後,我們調整藥物,也邀請家屬一起了解巴金森病,化解誤會。」另外在藥物方面,除了使用傳統的左多巴胺之外,也可以考慮加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或其他機制之藥物,敖瑀醫師說,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改善動作症狀,同時也對非動作症狀有幫助。後續,上述患者的反應良好,情緒有改善,且沒有明顯副作用。
閱讀更多
2023-12-27
NOW健康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閱讀更多
2023-12-26
郭美懿
台灣逾4成高齡人口罹患3種以上慢性病,每3人就有1人同時服用5種以上藥物,「多重用藥」不僅造成身體負擔,還可能因為交互作用讓藥效適得其反。花蓮有位55歲女病患,就因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慢性病,每天要吃逾50顆藥物。經高齡整合照護門診協助,進行「藥物瘦身」,減去有相似作用、還有已產生不良副作用的非必要性藥物,現在每天吃的藥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精神與身體狀況卻大為改善。
閱讀更多
2023-12-25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營養室 周妤芳營養師
現代人生活工作忙碌,外食族群日益增多,很常聽到「太忙了,沒時間吃飯,隨便吃個東西填飽肚子就好。」「回家時間太晚了,身心俱疲,哪有時間下廚!」「最近壓力好大,吃個甜點紓壓一下。」再加上飲食西化,精緻飲食越來越多,且肉類攝取逐漸增加,蔬菜攝取量卻明顯不足,長期累積下來,容易導致肥胖、慢性疾病或增加罹癌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1-21
郭美懿
以《笨賊一籮筐》、《童話短路》聞名的漫畫家蕭言中,罹患大腸癌4年,儘管已度過當初醫師預測的2年存活期,但仍於日前不幸病逝,享年58歲。蕭言中2019年7月發現罹患大腸癌,當時已是第4期,據悉他過去作息日夜顛倒,飲食型態也不佳,還常暴飲暴食,而這些都是大腸癌的高風險因子。醫師呼籲,大腸癌是典型與不良生活習慣相關的癌症,要預防腸癌上身,一定要遠離這些事!
閱讀更多
2023-11-21
NOW健康
更年期是男女人生過程必經階段,體內荷爾蒙分泌開始逐漸減少,同時也容易導致身心理引發其他不適,除了評估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必要性,也可透過適當補充正確的營養素以改善症狀。其中,微量元素「硒」與身體抗氧化力息息相關,適當補充足夠的硒能改善疲勞、延緩骨質流失、調節甲狀腺及提升代謝力等,有助緩解更年期不適。
閱讀更多
2023-11-17
楊沁弦
以前常聽爸媽或長輩說,越吃越多,胃就會越撐越大,這是真的嗎?其實客觀地講,人的胃不太會被撐大,也不太會被餓小,人之所以感覺胃被撐大或餓小了,只不過是身體的舒適區發生了變化而已。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