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4
逆媳
編按:作者和先生婚後,跟所有人的媳婦一樣,為了想融入婆家,獲得婆家人的認同,努力當個好媳婦,上班忙碌了一整天還得趕回婆家拜拜、身體不舒服也得勉強自己參加聚餐,過年過節全家開心聊天,只有她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對傳統婆家中不合理的要求,她百般忍耐,因為所有人都跟她說:「媳婦就是這樣的!」然而當她做了所謂「好媳婦」該做的事後,心裡卻不好過。婆婆說把她當女兒看,但她從來都没有得過與小姑相同的待遇,做了九次乖巧的行動,只要有一次疏忽,公婆就會失望責備。於是,她開始思考,為了家人犧牲究竟有何意義?媳婦的忍耐,雖然暫時帶來家庭和平,但是心裡看不見的傷口卻傷害了婚姻與自己。她忍不住想怒吼,「不要再說我媽人很好了!媽媽和婆婆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格。」作者想到了自己母親,身為傳統好媳婦的她,這一輩子的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卻未曾被感謝。「如果我過得像媽媽一樣的話,她一定會很心痛的。」在面對種種不合理後,作者決心改變,不再事事順從。在改變的過程中,她回顧了過往許多的事,不禁恍然大悟,為何曾也是爸媽家掌上明珠的女兒,在成為媳婦角色後,竟得面對這麼多不合理的對待,而多年來媳婦們也都默默承受:「兒子在家從來都不做的家事,為什麼要媳婦(別人的女兒)去做。」「兒子不知道拜拜日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剛嫁過來的媳婦忘記卻成了千不該萬不該的事,這是什麼道理?」「夫家的聚會為什麼一定要到?甚至得看得比自己的工作和身體都還要重要!」作者認為媳婦想要得到認同,不一定要費盡心思。不委屈自己,才有辦法描繪出幸福的婚姻生活。在盡忠於媳婦的角色之前,守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成為別人眼中逆媳的她,並不是叛逆,也不是刻意作對,只是想好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在婚姻的生活裡和先生過得幸福。從順媳走到逆媳這條路上,她選擇丟棄傳統的束縛,在媳婦這個角色上,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走出了一條讓自己舒服自在的路。同時她也鼓勵讀者:「我絕對不是在慫恿大家要像我一樣。只是,萬一某一天當妳覺得不舒服,知道必須改變卻提不出勇氣的時候,若能夠想到,像我這樣的逆媳也能活得好好的,說不定就會使你產生力量。改變後的我,活得像我自己,並且活得更好。因此,我希望所有嫁到奇幻世界的別人家的寶貝女兒們,也一定要過得很好唷!」
閱讀更多
2022-12-30
數位內容部
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未來安養照護和身心樂活都將成為重要課題,新光健康管理公司與今周刊今(30)日再度攜手舉行《擁抱熟齡Ⅲ 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聚焦長照與居家醫療議題,更著重在不少人都有感的居家照護痛點「沐浴」議題,盼未來給予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者活得更好、更快樂的老後生活。
閱讀更多
2022-10-13
洪雪珍
貝琳是我的忘年之交,72歲了,最近我們見面,聽她聊聊近況,她說最近很忙,我問她忙什麼,貝琳回答:「忙著分財產啊!」
閱讀更多
2022-08-12
聯合報/ 記者 林孟潔 /台北即時報導
79歲陳姓老翁照顧先天性腦性麻痺女兒半世紀,前年見女兒牙痛吃藥也無效,親手用棉被悶死女兒再尋短,陳送醫獲救,檢方依殺人罪起訴,一、二審判陳翁2年6月徒刑,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定讞。
閱讀更多
2021-12-29
小資族的存股翻身記
過去自己在存股初期時,看到類似這篇「存股無用論」的文章,心中也會存有疑惑,多年後的現在看到,其實也只是一笑置之。但是擔心初踏入存股的朋友會有疑慮,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7-31
呂秋遠
媽媽已經 臥病在床 幾年了,這幾年,媽媽的神智狀況越來越糟糕,而3個孩子裡,因為她未婚,只有她負責與媽媽同住,並且接手看護的角色。
閱讀更多
2021-05-26
小花平台 / Frances
有「理財教母」之稱、國內知名財經專家林奇芬,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提及自己48歲就退休的秘訣,在於已妥妥備好人生的「4個財富力」,才能毅然決然的在這個令人稱羨的年紀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像是寫稿、演講、運動、學插花、旅遊……等,自在地活出自己的本性,活脫脫就是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你是否也好奇何為「4個財富力」?以下跟著小花平台一起來看看她的秘訣。
閱讀更多
2021-02-23
張莎莉
冬天飄雨的台北縣八里,空氣中始終是潮濕的味道。又濕又冷的天氣,我被主管派來採訪安養中心的發言人,因為這裡有個92歲的老人家,在最近這8個月來,子女沒有代繳費用。
閱讀更多
2021-02-09
李蓏昀
有一陣子我負責肝臟移植的病人,或許是因為說話對象只有病人的緣故,每次只要進了隔離房,都覺得自己好像也被隔離了。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