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2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80
Q:我是德美,50歲,和前夫結婚22年,1年多前離婚,兩人有個21歲兒子,還在南部讀大學。離婚主因是我跟73歲婆婆不合,前夫夾在中間,夫妻倆不斷吵架,最後兩人都累了,我提出離婚並搬出去,前夫當時也接受了!不過近幾個月,趁兒子回台北3人聚餐,感覺很不錯;即使兒子回南部,前夫也不時來約吃飯,甚至在我生日時送上禮物,讓我有點感動。他幾天前提出想復婚,但希望未來婆婆需要照護時,我能承擔照顧,雖然我也有工作,但他賺錢比較多,而且他家原本就有些資產,因此我可以不必工作!這點我實在無法接受,因為新婚起我跟婆婆就處得很差,由於前夫是獨生子,加上公公在我們婚前幾年就過世,雖然我有跟寡母婆婆相處的覺悟,但現實比我想像的艱困太多。從一開始,我跟婆婆在家事育兒方面就不合,我偶而學餐廳作法,把菜飯放大盤端出來,一人一盤,婆婆卻嫌味道會混在一起,生氣拒吃。就連洗衣服,她也堅持有些衣物必須用手洗才行。此外,她總說我搶走她的男人,也就是我老公,雖然我能理解她喪夫心情,但當面說出來,還是讓我毛骨悚然!我也難以忍受她搶著照顧我兒子,每次都說「妳上班就好,孫子我來帶」。許多同事羨慕我有婆婆幫忙,但婆婆許多觀念或作法都很老舊,像給孩子太多甜點,老讓他看電視、打電玩,也不肯讓孫子上幼稚園。幸好兒子上小學後就好多了,不再沒規沒矩。只是兒子到南部上大學後,婆婆越發囉嗦,搞到我得憂鬱症,看到她都會頭痛噁心,內心甚至詛咒婆婆早點死掉算了,卻又厭惡自己這樣想!也是因為這樣,我才會提出離婚。離婚後各種毛病都好了,同事都覺得我好像換了個人,或許因此才會覺得跟前夫見面也不錯。前夫傾訴他很寂寞,老實說我們原本也很恩愛,如果沒有婆媳問題,我們不可能離婚。現在一起吃飯,分手時就依依不捨,但想到婆婆就沒勇氣走回那個家門,也無法想像將來要照顧無法 自理 的她,我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23-01-19
HEHO健康網
「我的昨天消失了,明天還是未知數,我該為了什麼而活?」電影《我想念我自己》帶出阿茲海默症的早中晚期變化,觸動了失智患者與家屬的心聲。每年的 9 月 21 日為國際失智日,讓全世界更重視失智症的防治與照護,共同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閱讀更多
2023-01-17
莊宜芳醫師
因為疫情的緣故,過去2年媽媽幾乎足不出戶。平日的志工活動停止,家人朋友的聚會、旅遊活動也都暫停,在北部工作生活的我,回家探望爸媽的次數也大幅減少,深怕把新冠病毒帶到中南部。最近,隨著防疫措施的限制解除,很多活動、聚會與旅行又開始熱絡起來。熱愛旅遊的爸爸,開始安排旅遊團帶媽媽出外散心,結果竟發現,媽媽衣櫥裡好多衣服都穿不下了,出門不知該穿什麼好?
閱讀更多
2023-01-16
郭美懿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黃國晉專精老年醫學、預防醫學,長年診間看盡生死百態,對「老」有更深體悟。他認為,現在應該追求健康老、活躍老,而非倚賴他人協助,轉化傳統對「孝道」的觀念,「千萬不要覺得,不幫他做就是不孝!」
閱讀更多
2022-12-30
數位內容部
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未來安養照護和身心樂活都將成為重要課題,新光健康管理公司與今周刊今(30)日再度攜手舉行《擁抱熟齡Ⅲ 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聚焦長照與居家醫療議題,更著重在不少人都有感的居家照護痛點「沐浴」議題,盼未來給予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者活得更好、更快樂的老後生活。
閱讀更多
2022-12-30
彭金隆口述, 今周整理撰述
台灣人超愛買保險,據金管會調查,2021年台灣保險滲透度排名全球第三,而國人買保險,無非期盼藉此能同時滿足保障、理財與節稅等多項需求,但保險產品項目之多,琳瑯滿目,保障退休生活該怎樣買,才能買好又買巧?
閱讀更多
2022-12-30
呂蕙容口述, 今周整理
大家都知道要有足夠的退休金,才能讓晚年生活無虞,但退休金也要管理有道才真正有保障,安養信託就像是守護退休生活的保護傘,可以讓財產依照自己的意願規劃,以做為照顧自己或家人之用。
閱讀更多
2022-12-30
粉圓妹
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對退休後的生活樣貌與開銷,有如瞎子摸象一般,理不出頭緒,退休金估太高,存不到很焦慮,退休金估太少,又怕老後要靠社工送便當,所以我願意分享自己的記錄與觀點,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2022-12-20
郭美懿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人都得面對一個人老去。近日有位男網友發文求問,透露住在附近的90歲鄰居阿嬤膝下無子,手足也已離世,平常需要幫忙或去醫院會找男網友協助,近來阿嬤想將畢生500多萬積蓄送給他,只希望自己過世後,原PO能在阿嬤忌日與清明節去祭拜,讓他猶豫到底該不該收下這筆意外之財?
閱讀更多
7/ 25
第 7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