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陳亭均
甫於七月接掌故宮院長的陳其南,一上任就拋出「故宮台灣化」議題,掀起左右派論戰,其實,他是最希望讓故宮遠離「政治」與「民族主義」大帽子的學者型院長。
閱讀更多
2018-07-18
黃越綏
婆媳之間的關係,真是既複雜又微妙!說是以母女互相稱呼,卻又很難像真正的母女那樣親密、無所不談。
閱讀更多
2018-07-05
呂苡榕
過去將扶養義務與 血緣 綁在一起的思惟,如今面臨考驗。當台灣的老年人口逐步上升已不可逆,再遇上少子化、青年貧窮等現況時,傳統上以「家庭或 血緣 」為主體的照顧體系,終將難以維繫。
閱讀更多
2018-02-23
愛長照
性格的確有可能決定命運,如果希望自己的「老運」好,那麼最好是在還不太老的時候,修正自己性格中的偏頗之處,修正掉一些惡習。例如:易怒、暴躁、言語尖刻、自私、傲慢等等,如果不修正,將來就可能成為不良老人,老運怎麼會好呢?
閱讀更多
2018-01-25
呂苡榕
60歲開始書寫,10年來累積3本長篇小說,還原清領時期南台灣的族群關係,陳耀昌笑稱自己其實曾經30年沒摸過筆,生活重心全放在醫學研究領域。
閱讀更多
2018-01-08
愛長照
我的腦中閃過2016年的流動人生,在別人的屋簷下打工,是我唯一的收入,除此我為了生活還幫企業寫稿,不然我鐵定「無豬」可賣。 這些費用都是三隻小豬,只是這些小豬也吞噬了我的文學寫作,為了母親常擱淺手中的寫作,常改用眼睛寫作,或者趁空檔趕緊寫下隻字片語。我的靈魂開始可以計價,我的文字也開始轉換成數字。
閱讀更多
2017-11-28
愛長照
在過去的年代裡,相對地更重視 血緣 家人關係-「把父母給別人照顧,就是不孝」;親友鄰里間的關係也當相緊密-「擔心左鄰右舍會說閒話」。在這樣的背景下,照顧者常常會超過負荷的來照顧與付出家人,好像這樣做才是「對的」。
閱讀更多
2017-11-07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醫學新天地
「卒婚」的意義就是「從結婚畢業」,小孩獨立後,熟年夫妻會整理至今為止兩人的關係,重新思考自己,分別追求各自的道路。這個議題在幾個月前被報導後,持續引起更多的討論,讓我們看看其中的一個故事:
閱讀更多
2016-06-02
整理/陳玉華、楊明方
一位是罹癌後,在社運街頭重尋生命力的導演;一位是從偏鄉到首都,閱歷近六千名死亡的安寧醫師。一紙「預立醫囑」,讓兩人激盪出生命思辨,透過尊嚴告別的整理,讓活著的人生更精采、踏實。
閱讀更多
7/ 7
第 7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