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言語

顯示第 2312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81

記性變差、精神恍惚是失智?注意「假性失智」5大症狀

tCol 2019-06-23

林芷揚

記性變差、精神恍惚是失智?注意「假性失智」5大症狀

記憶力不好、情緒低落、失眠...出現這些症狀,就是失智嗎?小心,這些現象,也有可能是假性失智。

閱讀更多

甩開更年期不舒服,身材小一號!研究證實:吃飯時多吃豆腐,延緩老化助瘦身

tCol 2019-06-18

Hello醫師

甩開更年期不舒服,身材小一號!研究證實:吃飯時多吃豆腐,延緩老化助瘦身

您聽過豆腐減肥法嗎?其實豆腐對人體好處多多,包括無麩質、熱量低,富含蛋白質、鐵、鈣又不含膽固醇等特色,許多人把它當成減肥時的食材。

閱讀更多

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自己負責!4個方法,找到內在與外在的快樂

tCol 2019-06-06

吳姵瑩

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自己負責!4個方法,找到內在與外在的快樂

在國外,當你隨意進入他人領地,他們是有受到保障能拿槍射殺外來者的(參:堡壘原則)。藉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對所有權和界限的意識觀念非常強烈,對於界限內所有物的保護欲也非常明顯。反觀華人文化就不同了。當你想裝修房子,會遇到非常多聲音干涉,像是父母、家人,甚至連街坊鄰居都會參一腳。他們往往是出於一片好意,給予很多意見,並且要你「照著做,準沒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幟,卻成了一個個限制個人成長的「善霸」。所謂「善霸」,就是相對於惡霸的說法。

閱讀更多

親情不是理所當然,傷痕再小還是會痛!家人相處,別「以熟相欺」傷感情

tCol 2019-05-29

愛長照

親情不是理所當然,傷痕再小還是會痛!家人相處,別「以熟相欺」傷感情

「以熟相欺」,在我們親近的人當中是很常見的,溫和一點的人會採取不著痕跡的漸行漸遠,激烈一點的人可能就會反攻回去。結論仍是-「關係破裂,漸行漸遠」。

閱讀更多

那些無常教我的事:理所當然的日常,其實一點也不理所當然

tCol 2019-05-24

醫病平台

那些無常教我的事:理所當然的日常,其實一點也不理所當然

被日本媒體譽為「絕對王者」年僅23歲男子花式滑冰選手羽生結弦,在2018平昌冬季奧運以不負世界排名第一的冰上美技,再度蟬聯奧運金牌,攀上花式滑冰生涯的巔峰。羽生結弦經歷過日本311大地震與大海嘯,那場災難改變了羽生結弦的價值觀,見識到人的無力感,他體悟:「理所當然的事,原來一點也不理所當然。活著,有自己的家,有家人,原來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受到老天爺的眷顧。」

閱讀更多

被父告棄養雙親、不回家看病母!蘇怡寧稱一路被情緒勒索:心中的黑暗角落,就來自我的父親

tCol 2019-04-29

周慕姿

被父告棄養雙親、不回家看病母!蘇怡寧稱一路被情緒勒索:心中的黑暗角落,就來自我的父親

20211215編按:知名婦產科醫師,也是禾馨醫療、慧智基因執行長蘇怡寧,遭鏡週刊爆他被父親控告棄養雙親,起因是蘇怡寧剛創業時,曾支援他200萬,但他多年來卻都不回家看生病的媽媽,甚至已經6年不相往來,因此以《民法》防不孝條款,要撤銷當年贈送蘇怡寧的千萬元房產。蘇怡寧則是在臉書上回應,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他雖然不想提但還是要把事情說清楚。蘇怡寧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黑暗的角落,其實我也是,只是從來沒想過這個最大的黑暗會是來自你的家人,而且是你的父親。」「多年前剛創立診所的時候需要資金,父親曾支援200萬元,我是很感謝,但後來幾年後慧智基因準備要公開發行告知他們投資內容,父母皆完全沒有興趣也不想聽,還說他的錢絕對不會投資在子女做生意上,那是他的退休老本,當時 就咬牙自己想辦法,還好朋友前輩相挺。」蘇怡寧說,在慧智基因成立上市後,父親卻說那是他的公司 ,他要很多很多股票,因此父親就開始用各種方式,包括提告、發函檢舉、恐嚇留言,甚至動員妹妹一起來,「這些都是情緒勒索」「我隱忍多年不願跟父親計較,從頭到尾都很清楚,借的那200萬是投資診所跟股票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法院也判決下來了。如果我真是這種人,為什麼我老弟還是在我公司上班,之前不願意去提這些事情,就只是因為這些原本是我的家人。」「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恨情緒勒索了吧?因為我遇到的早就不只是情緒勒索,而是對我整個生活中的勒索了。」面對這樣的家務糾紛,蘇怡寧表達自己的立場。而藥師林士峰也認為,其實說穿了就是面子作祟。他在臉書上寫:「父子之間哪有什麼隔夜仇,我也能理解父親的堅持,但是過於威權形態的溝通方式,即使是兒子也很難接受,命令形式的溝通,只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遠而已。這個僵局大概是無解了,最後徒留下遺憾。」

閱讀更多

喝了湯,把魚丸留給孩子!一件事告訴我們:爸爸的愛,是不能言語深沉的愛

tCol 2019-04-16

吳念真

喝了湯,把魚丸留給孩子!一件事告訴我們:爸爸的愛,是不能 言語 深沉的愛

他拿著筷子的手沾滿泥巴,或許是推車用力過度吧, 整隻手不自主地顫動著,眼睛看著遠方,沒有表情地不停咀嚼著, 好久之後才似乎想起什麼,轉頭看我,然後夾起一塊肉伸向我⋯⋯

閱讀更多

為什麼我對生病的母親缺少同理心?同理心會消失也能被培養

tCol 2019-04-09

愛長照

為什麼我對生病的母親缺少同理心?同理心會消失也能被培養

很多時候,無論我們多願意將心比心,我們仍是受限於自己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出自善意釋放出來的同理,未必常常能命中對方的需求。接受自己的有限和有可能誤判別人的感受,能幫助我們避免盲目的「自我感覺良好」。

閱讀更多

黃嘉千:學會和父母和好,彼此都舒服就是孝順

tCol 2019-03-24

林芷揚

黃嘉千:學會和父母和好,彼此都舒服就是孝順

初春上映的感人電影《老大人》描述年逾八十的獨居老人金茂(小戽斗飾),因胃痛住進醫院,女兒玉珍(黃嘉千飾)和兒子益正(喜翔飾)為了安養院話題吵架,玉珍決定自己照顧父親,但金茂一口回絕移居台北的提議,她只好搬回平溪老家,但周旋在家庭、工作、照護之間使她筋疲力竭。最後,一場意外還是將金茂送進了安養院,老父親的心酸、兒女的不捨與無奈,糾結成一個又一個在台灣社會真實上演的長照故事……

閱讀更多

安寧緩和醫療的生命智慧:學會面對死亡、平和接受

tCol 2019-03-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安寧緩和醫療的生命智慧:學會面對死亡、平和接受

面對生命的終點,不管你曾經是誰,每個人都一樣會軟弱和無助,有著相同靈性困擾的問題。過程中要用何種心情來走這條回家的路,端視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課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