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叨、情勒、倚老賣老…不想老後「顧人怨」,中年開始修行!掌握「三多三少」原則,當個不討人厭的大人

嘮叨、情勒、倚老賣老…不想老後「顧人怨」,中年開始修行!掌握「三多三少」原則,當個不討人厭的大人

「老害」最初是指組織內位高權重的老人,腦袋僵固不化,變成妨礙組織進步的絆腳石,現在則延伸出讓人困擾的老人行為。接續還出現「軟性老害」,指的是雖然年紀不大,但出現「愛提當年勇、愛炫耀、愛說教」行為。

 

最近看了一部以高齡人士為主題的日劇《老害之人》,一開始看到劇名,不自覺地倒吸一口氣—「用這種帶有年齡歧視的字眼當作劇名,也太赤裸裸了吧!」

 

滑開手機社群,不時看到對老人行為不滿的發文,出現頻率之高,不禁讓人懷疑:「人老是怎麼了嗎?」概略整理,網路社群裡普遍抱怨老人們令人反感的行為:

 

1、倚老賣老,開口就是「我們當年…」

2、公共場所大聲講話、插隊、硬要別人讓座。

3、固執已見,聽不進去別人的話,總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才對。

4、嘮叨不停,同樣的話一再重複。

5、動不動就情緒勒索,過度依賴家人。

6、死不認錯,硬拗,缺乏反省能力。

 

細思,這些行為一定是老年人嗎?有人說「老人沒教養」,有人則認為,是「沒教養的人」變老了。

 

愛說教、提當年勇…高齡成「老害」?

 

日前和朋友見面,她正為家人老後行為困擾。朋友顧慮獨居父親安全,將他接來同住在公寓。

 

父親生性節儉,在家馬桶一定要集滿一天再一次沖掉,朋友屢勸無效,為了不想看到黃金滿盆,她只好下班前在捷運上完廁所再回家。而公寓集資請人幫忙倒垃圾,她父親卻私自打開別人的專用垃圾袋,塞入自家垃圾;朋友勸阻,父親振振有詞:「它空著也是空著,我有給誰添麻煩嗎?」

 

公寓樓上的阿姨則是早上5點起床誦經,還加喇叭放佛號。客氣請她關喇叭,阿姨拉著她的手說:「我們有福氣的人才能聽得到,感恩喔~」數次溝通無效。朋友說長期睡眠不足,她真的會被送上西天。

 

聽到這些生活苦水,我談到日本「老害」,朋友笑得好大聲,要不是熟識真會擔心她已在崩潰邊緣。

 

 

「老害」最初是指組織內位高權重的老人,腦袋僵固不化,變成妨礙組織進步的絆腳石,現在則延伸出讓人困擾的老人行為。接續還出現「軟性老害」,指的是雖然年紀不大,但出現「愛提當年勇、愛炫耀、愛說教」行為,朋友點頭如搗蒜,說這正是她辦公室當前寫照。

 

我們提醒對方,要記得相互警惕,別無意識變成滿滿「三愛」討人厭的大人。畢竟,被當成令人厭惡的老害蟲,就像《不夠善良的我們》說的:「被討厭的感覺真的很討厭!」

 

如何當個「不討人厭」的老人?

 

進入高齡階段,人的身體退化、認知功能下降,要再改變異常困難;但中壯年時,身心都還具可塑性,套句法律用語,就是「還可造化」。所以,不想日後「顧人怨」,從中年就要開始培養,將來才能變成優雅的老人。

 

簡單來說,要當個受歡迎的長輩,不是老後課題,而是持續的修為。那要怎麼開始呢?我建議先掌握「三少三多」原則著手:

 

一、少干涉一點

 

「肚臍全露穿那樣能看嗎?」「常請假可以嗎?」這種話放在心裡就好。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看到自己無法認同的行為,只要對方沒有違法亂紀,自己再怎麼覺得礙眼,也不要隨意出口干涉他人行為、想法。

 

不要自以為好意想指點,每個人有自己的做事方法,好為人師只會被當說教,不小心還會踩到他人底線。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在這階段好重要。

 

二、少抱怨一點

 

「服務品質太爛」、「年輕人被寵壞了」…不要開口就抱怨,嫌東嫌西的態度只會讓自己看起來很沒品,而且愈抱怨心情愈差。

 

研究發現,頻繁抱怨,會讓人的免疫系統變差,提高罹患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臟病等機率。中年養生大不易,紀律運動、低醣飲食這麼辛苦,抱怨幾句就毀了,實在不划算。

 

練習說正向句子,常說「這太好了」、「真是感謝」,大腦喜歡聽好話,別人也是,對健康有幫助,對人際關係也有幫助。

 

 

三、少計較一點

 

「幸福不是因為擁有多,而是因為計較少」,雖是老生常談,但經濟學、心理學的研究都證實這兩句話「係金ㄟ」!研究發現人的滿意度與幸福感來自於與他人比較,人會計較、怨嘆自己沒有的,所以當專注於自己已有的,而不是自己沒有的,會感到更多的幸福和滿足。

 

延伸閱讀:

她當了40年家庭主婦,70後玩相機爆紅!93歲奶奶「長輩圖」笑翻31萬人:活得比年輕人還酷

 

好奇、學習、多包容,「三多」讓心變年輕

 

掌握前述「三少」原則同時,在三個地方多增加一點:

 

一、多一點好奇心

 

保持好奇心嘗試新事物,可以降低生活一成不變的無聊感和倦怠感,而且接觸新的東西,能刺激心情帶來興奮感,進一步激發活力。打開好奇雷達,例如每周換吃泰國菜、韓國菜…,體驗不同味覺滋味。自己不能出國,網上追蹤別人分享西班牙朝聖之路、日本四國遍路,日日有變化,不用出門也有同行的樂趣。

 

二、多一點學習

 

學習是最好的化妝品,學習新的東西,讓人保持大腦的活力,延緩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功能衰退,較不會呈現出老態。學習的過程會與人互動,可以減少孤獨感,而學會新的東西帶來成就感與滿足感,自信心也會提升。

 

三、多一點包容

 

媒體報導44~59歲是「相信努力就能往上爬」的最後一代。對「年輕同事不願意加班、子女不想存錢」,以及不同宗教、族群、政治傾向等,這些與自已不相符的價值觀,應保持開放態度,尊重對方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選擇。

 

根據研究,尊重與包容他人不只是利他,也能減少衝突,減緩自己的焦慮,增加幸福感。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