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李雅雯(十方)
小萱瞪大雙眼,驚駭莫名。一直以來,小萱就一直對小姑不滿。她離婚後住在家裡,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孩子沒人帶,卻不找份工作,讓自己獨立起來。現在投資失敗,爛攤子一丟,讓家人為自己解圍?
閱讀更多
2019-07-09
愛長照
可以邀約未來可能共住的老友們,先安排一趟自助旅行,因為自助旅行最能透露出彼此的個性、習慣、價值觀、偏好等。跟團有人伺候,要看一個人的習性不準,不少旅伴的友情,是在自助旅行的中途、或是結束時決定喊ㄘㄟˋ的。
閱讀更多
2019-07-03
大人學
【編按】中年後,不該再虧待自己的3個理由:1. 人生缺乏體驗,沒有真正過好這一生,沒有讓錢真正發揮作用。2. 家人對你的記憶就是什麼都不准,而不是一起開心生活的回憶。3. 扼殺自己的創造力、積極性,覺得已經對人生盡力了,尤其對想創業的人不利。
閱讀更多
2019-06-05
彭芃萱
54歲的Roland和老婆膝下無子,因此,他更努力的規劃老後生活。2008年在台北買下舊公寓出租、發現獲利不錯,2011年移居台東之前,就買下一間透天厝、改成11間套房,每月穩收6萬多元租金。他笑道:「就當養一個會生錢的啞巴兒子。」
閱讀更多
2019-05-16
佩特拉
Mia是平凡的上班族,22歲出社會時月薪才21K,靠著跟會、勤記帳,30歲前買下一間房子自住,再花10年還完貸款。隨著年資漸深、薪資不斷往上攀升,她奉行每天花費不超過500元原則,靠4本帳、再存下3桶金。45歲的她沒有富爸爸,用雙手攢下千萬元身家。
閱讀更多
2019-04-22
製作人‧方德琳、撰文‧謝富旭、研究員‧徐右螢、王炘珏
處在高齡社會中的我們,即使年老後有錢,也可能因失智被騙、分產後被子女棄養,或是空有房產卻現金流不夠...無法過上安穩的老年生活,遇上「銀色金融炸彈」,想避免這樣的狀況,那你一定要懂「金融老年學」!
閱讀更多
2019-04-19
伊甸基金會
「失智的長者就像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是問父母相同問題不下數十遍,他們的眼中沒有透露不耐,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郎祖筠談起失智、已逝的父親沒有一絲迴避或保留,侃侃而談的她只盼大眾能夠更重視老人議題。
閱讀更多
2019-04-11
天下雜誌
在英國,提前退休的人多數是年收入比較高的中產階級。問題在於,即使是相對富裕的階層,能否在辭去工作之前準備到足夠的儲蓄呢?答案是否定的。
閱讀更多
2019-04-01
林韋伶
談到百萬富翁,我們都知道他們有兩項共同特性。首先,清楚掌握自己的錢從哪裡來、跑哪裡去;第二,知道累積財富時絕對不能犯的7個錯誤。如果你也想躋身百萬富翁俱樂部,當然要向這些超級富翁,像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學習。
閱讀更多
7/ 9
第 7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