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4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血糖可以從飲食控制,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關鍵。營養師李婉萍指出,一位病患自從身上帶了偵測血糖的機器後,只要飯後看到血糖飆到180mg/dL(正常空腹血糖為70~99mg/dl、飯後血糖80~140mg/dl),就會去運動、走路,1小時後血糖立刻掉到110mg/dL。李婉萍表示「肌肉可以吃血糖」,不管哪種運動型態對血糖都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3-02-05
胡肇芳 整理
藝人唐玲2019年被診斷出罹患胃癌,她積極抗癌,經過8次化療原本情況良好,沒想到去年竟發現癌細胞轉移,已是第4期,她周五(2/3)接受訪問時透露,因為長期接受癌症治療,吃藥吃到肝功能都已經受損。她並表示,醫療費用超過2百萬,元宵節過後要去台大醫院接受人體實驗,「可以省一些醫藥費」。醫師表示,早期胃癌因為腫瘤還小,症狀常常不明顯,一直到腫瘤愈長愈大,才會開始出現這些不適,或因腫瘤出血而有黑色大便,以及食慾減退及體重下降等症狀,建議養成定期健康檢查,或有一些良性疾病,例如胃部發炎或胃潰瘍等表現時,應該尋求胃腸相關專科醫師釐清病因。
閱讀更多
2023-01-25
林韋伶
做公益喜歡衝第一線的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在災難發生後,總是第一批抵達現場協助的援軍之一,要保持如此高的機動性與行動力,規律作息、簡單生活、清淡飲食是她維持最佳狀態的祕方。
閱讀更多
2023-01-19
HEHO健康網
台灣外食的選擇多元且便利,對於分秒必爭的上班族來說是一大福音,但是三餐在外大多以肉類為主,攝取蔬菜水果機會很少,有時甚至只喝手搖來果腹。長期累積下來的高脂肪及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是罹患大腸癌的溫床。
閱讀更多
2023-01-19
HEHO健康網
更年期簡單以三個階段區分,一般女性約在 40 歲進入更年期前期,但現在生活壓力大,有些會在30 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如月經開始出現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眼睛容易乾澀等。進入中期容易有「萎縮性陰道炎」,陰道出現乾澀、鬆弛、頻尿等。直到後期,開始有慢病疾病問題出現。
閱讀更多
2022-12-22
范玉玲
上帝在打造女人的時候,都是按照女神的樣子打造的,不但有女神的外表,還有女神柔軟的內心,只是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太多的生活的磨難和壓力,慢慢忘掉了自己原本的樣子,甚至活成了女漢子。
閱讀更多
2022-12-22
謝富旭
這是一個充滿抱怨的年代,抱怨起薪為何那麼低、調薪為何那麼慢,抱怨房價為何那麼高、菜市場的 青菜 蘿蔔為何那麼貴,抱怨養不起孩子,存不到錢,政府年金快破產,抱怨自己快變成下流老人了……(原文刊載於2016/12/15, 更新時間為2022/12/22)
閱讀更多
2022-10-27
郭美懿
一上台,譚敦慈就像廣告裡的電動兔子在舞台上走個不停,她語速極快、身材纖細,不用麥克風卻能讓聲音傳得老遠,瞬間就炒熱200多人的場子。「最毒不是婦人心,最毒是『不動症候群』!」她幽默一語,惹得全場哄堂大笑,接著說:「研究指出,坐著不動1小時,就會少活22分鐘;國健署統計,國人每天會坐著6小時,等於少活2個多小時,所以大家趕快站起來跟我一起動!」
閱讀更多
2022-10-25
郭美懿
《今周刊》今天舉行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論壇」,在「享受銀色樂活人生」的主題對談中,三位與談者都提及運動、預防醫療與社會互動的重要性,若能從好這三個面向,就能讓老後人生更樂活,活得好、活得久,也活得快樂與健康。
閱讀更多
2022-09-13
陳名珉
無論如何,一個男人會為女人辯護開脫,絕對是因為愛,沒有其他。這世間最幸運的女人大概是那種,從小被父母寵愛,結婚之後受丈夫寵愛,一輩子無憂無慮的人。我覺得,我媽沒有十分幸運,也算得上八分了。但誰也沒料到,老爸會走得那麼早。
閱讀更多
5/ 17
第 5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