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林依榕整理
台灣每年新增1.7萬人罹患「肺癌」,造成罹癌原因不只是因為菸害,有專家指出若30年暴露於空汙,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因為腰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沒想到竟然癌末,醫院對其兄弟姊妹追查,發現7名手足竟然4人也都罹癌。
閱讀更多
2024-05-05
黃明惠 整理
你報稅了嗎?隨著納稅季來臨,民眾在扶養親屬實務上容易出現「重複申報」的案例。高雄國稅局提醒,家人之間若同時、輪流照顧扶養直系尊親屬,各納稅義務人可透過協議,由其中一人申報扶養親屬免稅額,除可調和納稅義務人最適稅負,又能避免紛爭。
閱讀更多
2024-05-05
郭美懿整理
已逝女星余苑綺丈夫陳鑒,日前因疑似擔任詐騙集團車手遭收押禁見,讓身為外公的前立委余天急著想把外孫子女帶回家照顧,孩子卻被阿公阿嬤送到其他親屬家、一度失聯,幾經波折才在昨(5/4)日團聚。據媒體報導,余苑綺過世時,余天夫婦雖曾想把兩個外孫接回家,但因陳鑒是家族長子,所以希望能照顧兒女,余家也認為小孩不姓余,才沒有堅持要帶回來。然而孩子的爸犯案,能否繼續提供安穩環境,完成余苑綺讓兒女好好成長的遺願,恐怕是余天夫婦最揪心的地方。對此,律師呂秋遠在臉書發文指出,在沒離婚的狀態下,有一方過世,另一方就直接取得孩子監護權,由於余苑綺過世,陳鑒就自動取得未成年子女監護權。即使現在陳鑒因案被押,若余天想爭取改定監護權,也是不容易,因此奉勸「離婚以後,要好好活著」,「人生要好好保重,否則爭取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閱讀更多
2024-04-30
林暐鈞
「一個人吃飯只是一頓飯,一家人一起吃飯,是愛。」充滿溫暖、療癒氛圍的韓劇《離別的食譜》(韓文原譯名:今天可能有點辣),不斷地在告訴我們家庭凝聚在一起的真諦。
閱讀更多
2024-04-26
林靜芸 醫師
根據聯合報113年1月30日的報導,曾獲父親楷模表揚的男子,無法安撫多重身心障礙的兒子入睡,以手機充電線勒死兒子,被判刑四年。報導指出父親照護兒子近20年,悉心撫養,也帶兒子四處就醫,參加社福團體課程,讓兒子學技藝和人際相處,自己也不斷學習如何改善親子關係。由於承受長期照護的壓力,這位父親罹患憂鬱症。案發前適逢員工離職,父親需要獨力完成工作,加上兒子治療成效不彰等等多重壓力,才會犯案。
閱讀更多
2024-04-26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2
Q:我是茂勝,今年47歲,老婆42歲,結婚17年,育有17歲女兒跟15歲兒子。1年前,老婆告知我說女兒高中畢業就要搬出去,現在時限就要到了,雖然這一年,我們還住在一起,但形同分居,只是她真要付諸行動,我也有點不知如何是好。我搞不清楚到底是要離婚,還是等她回心轉意,我很想回到以前一家人有說有笑的狀態,真的不可能嗎?我們雖是奉子成婚,但也是自由戀愛,我是高職等的公務員,收入不錯且安定;老婆是化妝品業務,多少有抽成,她很能幹,收入高出我的月薪不少。基本上房貸、水電或孩子學費等基本大宗費用是我出,她出生活費,其他剩下的錢就儲蓄,存款由老婆管。不過1年前她說要搬出去住時,除了分擔的家用外,開始兩個錢包制,老婆連公司匯入薪資的存摺都還我,顯見她真的鐵了心!其實我們多年前就不同房,最近1年她更是完全不管我的晚餐,只煮給孩子吃,讓我自己打發。孩子也知道我們近年不大說話,學校各種活動都是老婆參加,我幾乎沒過問,或可說是老婆沒想讓我過問,所以親子關係稀薄,他們也不過問我一個人寂寞地吃便當!老婆鬧分居的理由是我太懦弱,毫無存在感,在跟不在都一樣。但我覺得這種說法不負責任,她不願跟我有肌膚之親,有時不小心碰到都吱吱叫!她說搬出去後,只要我分攤小孩扶養費就好,我其實不懂她打算如何、在想什麼?雖然她口頭提離婚,但從沒真正討論財產分配或孩子養育問題,或許從一開始就認定我會聽她的話,即使離婚,條件也全依她吧!兒子5歲之前我們還維持親密關係,其後因作息不同,怕互相干擾而分房睡,逐漸無性化。2年前,我偶然看到她衣櫥裏有十幾件性感內褲,雖因工作關係,她原本穿著打扮就講究,但越來越光鮮亮麗,還藉口公務需要辦了另一支手機,我問任何事她都只回答「不知道」,對我越來越冷淡,讓我覺得她似乎有別的男人。她每天都回家為給孩子備餐,從未外宿,但工作常在周末辦活動,休假不一定,我也搞不清楚,或許她休假時跟別人在一起,我也不敢問,覺得問了,就更不可能挽回。我一想到她可能跟別的男人有肌膚之親,就很難忍受,覺得分手算了,反正都像半個陌生人般生活了1年,但內心又想回到過去一家幸福樣子,是否可能呢?
閱讀更多
2024-04-22
郭美懿
「每次工作到很累,就會想趕快退休,但我不想等到65歲,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拖太久!」Podcast節目「1968退休倒計時」主持人阿佳說。身為6年級後段班的她,有著同齡人共同的焦慮:好想退休,卻又不知怎麼做?直到一位職場前輩驟逝,讓她決定開始行動,從身、心、靈3個方向著手,追求健康、財富與靈魂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24-04-1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許多失智症患者的親屬,是在接手照顧患者,甚至在患者身故後,才驚覺「失智爸媽的財產竟然都已經被過戶(不動產)、被轉/領出(存款)、或保單變更受益人(甚至解約)了!」
閱讀更多
2024-04-15
成田奈緒子
小武是個獨生子,父親是研究員,母親則是醫療專業人員。他從兩歲開始上幼兒體操教室,三歲開始進行幼兒學習和彈鋼琴,接著又去上英語會話班,他每一項都做得很開心,連老師都稱讚他「有才華」。由於他本人並不排斥,父母也對他寄予厚望,所以父母也馬不停蹄地每週接送他去上六堂才藝課。
閱讀更多
2024-04-14
中時新聞網 記者吳美觀
買股票賺錢很開心,變成遺產就不太開心了!?有網友提到,父母的遺產有大量股票,沒想到繼承手續繁瑣,讓他們很頭疼。對此,律師表示,背後最大問題在於,擁有太多檔股票,投資過度分散,舉例來說,現值5000萬元集中在一檔跟現值50萬元分散在50家公司,後者繼承人辦理過戶可能就麻煩了。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