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用「生命之書」 教會柯文哲怎麼當個好醫生

病患用「生命之書」 教會柯文哲怎麼當個好醫生

終於領悟,生命該是有寬度的,不能只剩下長度。如今的心境是:毋須再問 什麼是死亡,該問的是,怎樣才是活著!。

柯文哲
 
■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台大醫學院教授 
■ 台灣葉克膜技術權威
■ 一手催生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
 
柯文哲在台灣尖端醫學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從當年他以 35 歲擔任台大醫院加護病房主任 的重要職務,便已顯示他在重症醫學的出類拔 萃。柯文哲不但一手催生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登 錄系統,同時也是目前國內葉克膜領域的第一 把交椅,曾創下病患連續使用葉克膜117天後, 移除且成功復元的世界紀錄。聰明、勤奮加上 好學、勤讀,是柯文哲能夠在醫學專業上閃耀 的關鍵。 
 
柯文哲從小就喜愛閱讀,文學、小說、哲學乃 至於物理、化學,任何類型的書都吸引他的目 光。小學時跟多數同年齡孩子一樣愛看漫畫, 當時劉興欽的《阿金與機器人》就是柯文哲的 最愛,這本漫畫啟發了他無窮的想像力。中學 時則迷上《老夫子》,生動又逗趣的情節,成 為他繁重功課之餘,舒緩情緒最大的出口。
 
不過,若要認真說起閱讀,柯文哲最愛的,其 實是故事性強的作品,例如《三國演義》便是 他從小到大讀過最多遍的書。《三國演義》情 節緊湊、處處人性,機關算盡的謀略與策畫, 搭配在亂世的大時代背景下,每每令柯文哲沉 浸在浪花淘盡英雄的無限慨歎。直至現今,他 對這本書依舊愛不釋手,且隨著年紀增長,更 能體會作者筆下謀略的精妙、智慧的深奧,讓 他在面對現實的各種變動時,能擁有跟別人不 一樣的視野。西方著作中,他最常翻閱的則是 《希臘羅馬神話》。 
 
你不得不去探究,什麼樣的生命才 是真實的存在
 
但真正改變柯文哲人生的書,是每一位病人以 生老病死所寫下的一本本「生命之書」!不到 40 歲就已享譽醫界,柯文哲曾自覺不可 一世,認為「人定勝天,科技萬能」。直到某 次救治一位大企業家的妻子時,看到病人全身 插滿管線、被儀器團團包圍,生命只剩心電圖 上的幾個數據時,柯文哲陷入了思考:如何才 算是真正活著?進而明白,生命該是有寬度 的,不能只剩下長度;若是活得夠精采,生命 該結束時,便不需仰賴機器維持心臟的運作。
 
而摯友黃勝堅醫師,以加護病房真實經歷寫成 的《生死謎藏》,書中 36 則生死瞬間的故事, 更進一步觸動柯文哲對生命的探究:他一次一 次反思,病人不應是 X 光片、抽血檢驗或病理 切片等各種檢驗數據的組合,而是有血有肉、有家有室、有思有想的真實存在。這,才是生 命存在的意義。
 
不閱讀、不思考,小心淪為社會的寄 生蟲!
 
柯文哲行醫這些年,不斷翻閱病人的「生命之 書」,他對病人以生命揮灑出的內容,格外心 存感恩,每次的醫療都讓他備感生命的偉大以 及自己的渺小與不足。
 
因此柯文哲總認為:醫師是生命花園的園丁、 病人是花草,園丁照顧花草的同時,花草也以 它的枯榮渡化園丁。這些「生命之書」很抽象、 很難訴諸於文字,卻讓行醫多年的柯文哲總結 出這樣的心境:毋須再問什麼是死亡,該問的 是怎樣才是活著!
 
柯文哲經常鼓勵年輕人透過閱讀了解生死,進 一步探索心靈,明白自己是誰、以及人生為 何?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如此才不會在歷史 的洪流中,成為載浮載沉的浮萍,甚至淪為寄 生社會的阿米巴原蟲還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