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改變,讓2015年的財富、職場、夢想、生活更豐收 起跑 我的小革命

一個小改變,讓2015年的財富、職場、夢想、生活更豐收 起跑  我的小革命

我們曾經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世界;然而,隨著景氣低迷、貧富差距擴大,相信改變的信念失落了。直到這一、兩年,公民力量的崛起,讓台灣重新迎向改變成真的曙光。

2015年,就讓我們找回最珍貴的信念,從自己開始,你就是力量。

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啟動一場小革命!

一個小改變讓2015年的 財富 • 職場 • 夢想 • 生活 更豐收 

 

法律人周延鵬 克服行動不便


突破, 所有人都說不行, 但我做到了。

 

小美工變暢銷作家 PeterSu蘇世豪


跨出,夢想上路了,才會感覺它的存在。

 

教會同工楊右任


回饋,讓肯亞孩子,也摸到了未來。

 

台灣麥當勞品牌整合行銷副總裁 李意雯


面對,不管是什麼困境,笑著迎擊。

 

職棒Lamigo桃猿隊內野手 林智勝


奮起,我的棒球藍天,我自己捍衛。
 

我拚命地說服身體的各部位,勉勵,乞求,恭維,申斥,鼓舞。
只剩下最後一點點啦,求求你們好歹忍耐,再拚一下。
不管怎樣,我百般努力,總算咬著牙跑完了充滿苦痛的二十公里。
用盡一切手段,熬到了盡頭。
我不是人,是一架純粹的機器,所以什麼也無須感覺,惟有向前奔跑。
~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當你遇到事情,做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我們該依靠什麼來抵擋生活的困頓、破解工作的難關、穿越人生的瓶頸、取得財富的自由,甚至改變社會的不公義,讓世界更美好?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方法是跑步。跑步鍛鍊他的專注力與持續力;他說,我寫小說,很多都是從每天晨跑路上所學到的。「一旦跑起來就不能因為累而中途停下,就算用爬的都得想辦法回家。」

齊柏林本是一名平凡公務員,還有懼高症,連雲霄飛車都不敢搭,開始籌拍《看見台灣》之初,大家都告訴他不可能成功;但當他坐上直升機,在台灣上空看到滿目瘡痍的景象,「想為這塊土地做點什麼,也許就是這個念頭一直驅使我往前」,他放棄還有三年就到手的退休金,負債拍攝《看見台灣》,下片時票房高達兩億元,打破台灣紀錄片的票房紀錄。

 

白衫軍運動 洪慈庸 

 

 

 

 

         白衫軍運動 洪慈庸
 

 

         白衫軍運動 洪慈庸

(攝影/陳俊銘)

 

洪慈庸
出生:1982年
現職:台中軟體公司專案企畫
經歷:高雄科技公司行銷企畫
學歷:高雄科技大學、台中商專

 

白衫軍運動,寫下台灣公民運動新頁


對引燃台灣最大規模公民自主運動的洪仲丘事件,洪仲丘姊姊洪慈庸在事件發生之初,每一天都可能放棄、跟軍方和解,她怎麼抵禦失去親人、挑戰軍中體制所產生的憂懼?她說,「改變的過程總是困苦艱難,」放棄,比堅持容易多了,但是,「我不是遇到事情就放棄的人,面對不合理,起碼要戰鬥一下」。

二○一三年夏天,弟弟洪仲丘在退伍前離奇死亡,那天起,她奔走在軍方、記者會、律師團間,還要應付媒體無窮盡的提問。綁著馬尾、因為感冒而戴口罩的臉顯得很疲憊,眼神卻很堅定。

二月九日洪仲丘案二審宣判前,洪慈庸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她說:「其實我們真的沒有要什麼樣的判決結果,只要傳遞一個訊息,就是要讓國防部很明確知道,他們真的需要改變。」

回想當時,洪慈庸說,「我遇到很多問號,必須知道答案,否則我沒辦法給我弟弟和父母,還有我自己一個交代。」但,追尋真相的熱切,一開始就被澆了冷水。起初找的律師勸她:「這沒辦法吧,妳就趕快跟他們(國防部)和解就好了,沒什麼好打的。」

「怎麼可以沒有戰鬥就放棄!」她深感不解又憤怒,怎麼會還沒開始就放棄?「這樣的情況不合理啊,怎麼樣也都要去戰鬥一下。」她不願意棄械投降,輾轉有人介紹熱血律師邱顯智,組義務律師團,過程中,她慢慢意識到,這不是弟弟一個人的真相,而是要扭轉軍法不透明,讓弱勢得到公義對待的改革。這也是為什麼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素人,能從三人、十人、十八人到合組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又慢慢凝聚出一股龐大的社會力量。

這場「萬人送仲丘」的白衫軍運動,寫下台灣公民運動的歷史紀錄,也改變了她自己。

曾經,她自言是個「每天打扮漂漂亮亮、對社會關注程度不高的上班族」,如今她關心冤獄、人權,和邱顯智一同探視死刑犯鄭性澤;太陽花學運期間,也曾到場低調聲援。

探視申冤的死囚鄭性澤,她的用意是想陪他聊聊天、鼓勵他。「受刑人在看守所裡,心情其實是很灰暗的。我們聊到洪案從軍法移到司法審判,是滿大的改變,但鄭性澤會疑惑說,『司法也沒比較好啊,我還不是在這裡被關了十多年,隨時在等待死亡。』」當時,洪慈庸回答他:「很多事情只是一個開頭,但如果我們都不去開頭,就永遠都沒辦法去解決問題。」

一群平凡人想要改變的力量,為《軍審法》的大變革,起了頭。

事實上,廢掉軍事審判、回歸司法院,在律師圈裡推動已久,甚至曾申請釋憲,但一直沒有吸引社會太多關注,直到二十五萬人站出來,才衝破了國防部的銅牆鐵壁。

「或許我們無法接受洪仲丘事件的發生和結果,但換個角度想,因為這件事,讓很多原本不關心社會和政治的人,慢慢關心這個社會,可能是我們的遺憾中唯一比較值得欣慰的地方。」但她也深諳,「台灣人還是很健忘的,對一件事的熱情,持續時間不會太長。」短時間內激起的改革熱情,很容易就降溫。「我會希望這些人趕快進入體制內,至少舉手不要永遠都舉不贏某個黨;至少有些人在裡面制衡這些人。這是改變的第一步。」

雖然一直有人鍥而不捨邀她出來參選,但洪慈庸坦言,自己只是一般人,成功不必在我,她會繼續站在第二線協助有志之士,為公平正義持續奮戰。

面對生活中巨大變化,洪慈庸有著超齡的成熟,一方面要安慰父母親,承受家裡悲傷的氣氛,一方面要面對媒體騷擾,還要和國防部打交道。她那一六八公分的高䠷身材,只有在放鬆時背部微駝,隱約可見與軍法對抗的千斤重量,曾壓在她身上。

從一人到二十五萬人,如果洪慈庸與家人和軍方和解了呢?如果面對傲慢的軍法高牆,洪家退縮了呢?如果抵擋不住漫長等待,為了趕快回歸正常生活放棄了呢?兩百天的過程中,每個如果都可能發生。

當快要被疑惑與壓力淹沒,洪慈庸說,我就去跑跑步,每當汗水流過之後,心理的狀態又能導回正軌;真的還是悶、想不通的時候,她會找邱顯智等朋友討論,「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方式,解決當下的困難」,更多時候,她提醒自己,事情需要時間,不要急,要持續著耐心。

 

白衫軍運動 推動軍審法改革

 

社會革命讓台灣不一樣了  

 

今周刊 起跑我的小革命

▲點擊圖片放大

 

這些力量,是你最好的戰友


這樣的心理素質讓洪慈庸能在傷心疑懼中獲得前進的力量。她展現無比的耐性、韌性,懷抱著無論如何總要戰鬥一下的心態,這類正面而健康的特質,在許多革命者、職場成功人士、領導人身上也看得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心理素質代表一個人處於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生活壓力、相信自己的工作有相當的成效、對社群有貢獻。

正是這種強大的心理素質,造就了改變的力量。

無論政治或社會運動、商場競爭、職場升遷,到投資操作、運動輸贏,都可看到心理素質的重要性。在職場競爭,當每個人的學歷、能力、經歷都不相上下時,勝出的關鍵往往就是心理素質。導演魏德聖的電影路,從負債三千萬元、抵押房子開始,拍《賽德克.巴萊》的四年裡,忍受挫折和否定,他發現抱怨無濟於事,那段最低潮時刻,他發現應該「要專注在你想要做的事,而不是專注在別人怎麼看你」。

專注、不放棄的心理素質,是魏德聖豐富電影人生的祕密養分。在傑出的運動員身上,更常看見迎戰挫折時所展現的強大心理素質。本刊訪問政治大學教育系名譽教授吳靜吉、體育大學教授盧俊宏、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作家王文華等,歸納出五種重要的心理素質,包括意志力、耐挫力、正向力、自制力,以及懂得尋求外部支援的外在力。

第一、意志力。是一種驅動改變的內在力量,也就是讓人可以努力追求目標,即使面對困境,仍能維持長期的熱情。

尤其在運動競技上,每次比賽都是意志力的考驗。盧俊宏指出,國際體壇競爭激烈,選手除了靠先天的體型、後天的體能和技術苦練之外,比別人更為「強韌」的心理素質,往往才是最後勝出的關鍵。

第二、耐挫力。對負面情緒耐受性和抗壓力。

在心理學上,這種能力又叫作「復原力」(resilience),一種對抗逆境和壓力的能力。盧俊宏說,每個人的生活裡,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逆境、挫折和打擊。有人因此變得憤怒、恐懼、悲傷,甚至讓自己持續活在懊悔和憤恨中。

然而,有些人卻能夠在挫折中屹立不倒,不斷在逆境中調適自己。盧俊宏常告訴學生:「不斷學習、挑戰,是面對未來的利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心世界永遠要跟自己說:「我是打不倒的!」

第三、正向力。是一個健康、正面、積極的人生觀,面對改變,能夠持正面態度;同時,重視人際關係,能夠和他人連接,建立支援網絡和歸屬感。

「台灣的民間最可愛,是發動小革命的力量所在。」吳靜吉指出,他們知道不能仰賴別人,必須自己來,並且互相集結,形成群眾力量。

吳靜吉認為,「過去的價值是,Winner takes all(贏者全拿);但現在的小革命,卻是希望『共好』,而非我贏你輸。」具有同理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的正面觀想,不僅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能影響周遭的人,啟動正向循環。

第四、自制力。指的是處變不驚,保持平和、練達的處世態度,即使遭遇不公平對待或緊張時,都能夠控制情緒,冷靜做出決策。黑幼龍指出,很多人面對改變時容易退縮,是因為熱忱不夠,沒有辦法持之以恆。

若想要保持熱忱,黑幼龍提出卡內基訓練的心得:「記得要遠離那些澆冷水的人。」因為每個人時間有限,如果把時間浪費在澆冷水的人身上,不如把時間用在會改變、願意改變的人身上。

第五、外在力。亦即尋求外部支援的能力。除了仰賴內在的力量之外,高心理素質者也懂得尋找外部資源,強化自己的意志。

最近開設公益平台「Give and Take」的作家王文華,很早就透過網路力量號召,讓有資源的人和需要的人找到彼此,並透過年輕人的參與,成功導入企業資源。他發現,過去大家相信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變這世界;事實上,透過組織、動員和群眾力量,借力使力,才能創造永續性的改變。

 

今周刊 起跑我的小革命 25個問題測你的心理素質

▲點擊圖片放大

 

靠自己,就能翻轉世界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這一路長跑,比的不是速度,技巧也不是重點,「而是比心裡放了什麼東西」,當生活充滿了不完美,當厭倦老是站在職場失意者那一方,當人生事業、家庭、工作、夢想都不盡如人意,許諾自己完成一個小改變,在心裡安上忍耐、堅持的盾牌,當遭遇逆境或不順利時,就有抵擋的力量,得以克服難關,最終促成改變。

「我們成長在一個相信世界可以改變的年代。」作家侯文詠說,「過去,我們在『反對那些不對的』,我年輕時也花很多力氣在做這些事,可是我覺得更難的是,『要建立那些對的』。」

「你並不是風起雲湧地去翻轉世界,而是,你很實在的去影響你周遭的人,做出好的改變,讓好的東西慢慢被建立。」侯文詠認為,從改變自己,然後影響周遭的人,或者有人看到你的改變、看到很好的未來,他也願意改變。而因為更多人的改變,可以創造出更大的世界的改變。

心臟名醫李紹榕發現醫病關係緊張,根源來自於現行健保、醫療體制的扭曲;鴻海前法務長周延鵬不被腳的不便限制,在醫師的反對聲中跨出第一步,舉步艱難開始登山,迄今攻克無數山頭;每個月賺兩萬多元的美語老師楊又任看到非洲肯亞人沒有鞋穿,上網發起「舊鞋.救命」活動,幾個月後,幾萬雙鞋經過五百個志工的整理,漂洋過海到達非洲彼端,他說,我跟許多年輕人一樣,只賺二十二K,但即使如此,只要有心,只要付諸行動,「二十二K也能做大事啊!」

以改變之名,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的歐巴馬,就職演說時表示:「期待他人或等待未來,改變將永難實現。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等待的人;我們自己,就是我們尋找的改變。」想要改變,就先從自己做起。

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你就是改變的起點。起跑吧,今年,為自己來一場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