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前治療新觀念 患者不為「少奶奶」所苦

乳癌術前治療新觀念 患者不為「少奶奶」所苦

「雖然稱自己是少奶奶,但是少奶奶這三個字還是帶有淡淡的哀傷。」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調查發現,近六成病友希望保留乳房,近五成認為切除乳房後,身心嚴重受創,連參與社交活動的意願都明顯變低。

確診罹癌之後,許多癌友都會問「罹患乳癌就一定要切除乳房嗎?」,不少患者甚至有「全切等於健康」等錯誤迷思,以為乳癌患者就必須切除全部乳房,才能避免日後復發。


 
「確診乳癌,並不一定急著切除乳房」新光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說,乳癌治療觀念正在翻轉中,術前治療逐漸受到重視,醫師依據患者基因表現,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等腫瘤縮小再進行切除手術,大幅提高保留乳房的可能性。

陳小姐為乳癌患者,確診時腫瘤已有4.8公分,像一顆高爾夫球,且已經腋下淋巴轉移,她認為,乳房是女性的重要特徵,不想成為「少奶奶」,希望保住乳房。

在醫師建議下,她術前先使用化療,腫瘤變小了之後再開刀。在術前治療過程中,她觀察腫瘤的變化,一有空就摸摸乳房腫瘤,發現一天一天變小變軟,當手術切除時,腫瘤只剩一公分,整整縮小了4倍,成功保留了乳房。

除了提高乳房保留的機率,術前治療還有助於讓醫師了解患者腫瘤對藥物反應狀況,從中找到最佳治療方式,擬訂個人化的治療策略。臨床觀察,透過術前輔助治療,如能讓腫瘤完全消失,患者就可擁有更長的無病存活期、整體存活期。
 
鄭翠芬進一步解釋,傳統治療直接切除腫瘤,醫師只能依據治療準則給予治療,但術前治療改變了這個思維,醫師藉由腫瘤的反應,直接了解藥物對病患是否有效,避免無效用藥。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