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處理訊息更費力 導致社交活動減少 中年聽力受損 失智風險大增

大腦處理訊息更費力  導致社交活動減少 中年聽力受損  失智風險大增

明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將要面臨未來每四十分鐘會增加一位失智者的困境。對此,二十四位醫學專家在今年七月,提出了可行的預防之道。

今年七月,二十四位醫學專家聯名在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九個可預防的失智風險因子,不論早年、中年、老年,都有關鍵風險。其中「中年聽力損傷」的危險性竟名列前茅,令人意外。

台灣將在明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十年後成為超高齡社會,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位老人。失智症是高齡社會的危機,因為失智症盛行率是越老越高。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平均每十三人即有一位失智,八十歲以上平均每五人即有一位失智。

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未來四十五年間,台灣失智人口數平均每天增加三十六人,相當於以每四十分鐘增加一位失智者。

 

失智人口多 照護成本高


全世界的失智人口正在快速成長,目前已有超過四千七百萬人失智,這些人口每一年需要的家庭、社會、醫療照護成本高達八一八○億美元(約合台幣二十四.五兆元)。

若能將失智症的發生年齡延緩五年,失智症盛行率可望減半;但若不能有效預防失智症,二○三○年全球失智人口會達到六千六百萬人,二○五○年再倍增到一億三千一百萬人,照護成本將高到像天文數字。

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衛生部門已經啟動預防失智症的全球行動,《刺胳針》的最新文獻出自二十四位學者專家,他們歸納現存所有失智症相關優質研究成果,針對失智症的因應策略,提出強而有力的建言。

文獻指出,從九個可避免的風險因子著手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可望減少三五%。九大風險因子遍布人的早年(十八歲以下)、中年(四十五至六十五歲)、老年(六十五歲以上),依照影響力排序分別是:中年聽力損傷、早年失學或只有小學教育、老年抽菸、老年憂鬱症、老年缺乏運動、中年高血壓、老年社會隔離、中年肥胖、老年糖尿病。

這九個因素中以中年聽損和年幼失學對失智的影響最大,對於教育普及的台灣來說,中年聽損格外值得關注。

專精於失智症的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表示,一般人要到八十歲,失智症風險才會明顯增加,但當聽力不好時,有些人在六、七十歲就失智。因為聽不清楚會讓大腦處理外界訊息更費力,造成人的社交活動減少,生活變單調,心情也受到影響,容易有憂鬱的傾向。

聽力變差的人如果慢慢出現失智症狀,例如重複同樣問題、嗜好或興趣改變,家人常會誤以為只是因為聽不清楚,使得早期的失智不容易被察覺,醫師要進行失智症的評估也會比較困難。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除了遺傳因素導致聽力提早衰退外,還有一些疾病也會造成中年聽損,例如突發性耳聾、中耳炎、內耳炎。

突發性耳聾通常是由病毒感染、血管阻塞或不明原因所引起,一旦發生,聽力不一定能完全恢復。中耳炎或內耳炎則比較容易處理,兩者共通的症狀都是聽不清楚,如果能盡速就醫接受治療,通常比較有機會可以根治,如果拖到三個月以後,變成慢性發炎才就醫,聽力就有可能無法完全恢復了。

雖然國際文獻指出中年聽損的重要,王培寧和林鴻清都認為,老年聽損也不容忽視。今年發表在《歐洲耳鼻喉科期刊》(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的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證實,相較於無聽損者,老年聽損者多了三成失智風險。

 

聽力輔具 有助改善病情


如果家中長者已經聽損,要延緩失智,還是要考慮助聽器或電子耳。「從聽不見到聽清楚,人生黑白變彩色。」林鴻清說,願意裝助聽器或電子耳的長者不多,但一旦選配了適合的聽力輔具,人群隔離和憂鬱的改善是顯而易見。

若擔心自己的聽力,他建議可以先找測聽力的手機應用程式初測,有問題就趕快去找專家。

 

失智

▲點圖放大

 

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