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常見溫馨的汽車廣告:帥氣男主角帶著美麗嬌妻與可愛的一對孩子,自信滿滿駕著豪華房車,帶全家人馳騁在美麗的公路上,一路笑聲滿溢,彷彿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麼熟悉的套路,強烈的暗示了幸福的模式;但真實人生裡,同樣入手一部新車,帶來的是美好,還是災難呢?
Max原是一位37歲的貿易公司業務,下班後是個單身宅男。沒想到今年愛神來眷顧,由於也老大不小,甚至動了成家的念頭。由於平均存款都不超過10萬元,於是想了一個計劃:先用保單借款當頭期款,再每月繳車貸1.6萬,無息分期3年,期待駕著新車與心愛女友四處遊玩,準備迎來期待已久的幸福,於是半年多前來辦了第一次的保單借款。
然而過度的樂觀導致錯估情勢,很快的,Max半年後就來辦第二次保單貸款了,他說,平常住家裡,所以自己賺自己花,想買就買,本就沒有多少存款;買了新車又增加了油錢跟停車費,幾個月戀愛談下來也流水似的花了不少,存款也用的差不多了;沒想到兩週前新車還不小心與人發生擦撞又得花錢,可能不只暫時不能給父母孝親費,還要硬著頭皮跟爸媽求救。
思考:突發狀況,真的是突發的嗎?
細數我們日常生活中似乎有許多類似的狀況:突然有對象交往,突然被迫換工作,突然必須搬家,突然家俱壞了,突然…。然而到底是突然的事件壓垮生活,還是哪個環節疏忽了?透過Max的案例,我們來看看問題在哪裡?又應該怎麼解決呢?
首先,缺乏事先規劃,導致生活沒有重心,消費失序,與幸福擦身
了解自己,是理財的第一步。當目標清楚而具體,達成的方法、工具才能適當的選擇。「以終為始」是最佳的理財策略。
Max雖一直是單身,卻沒有發現自己仍期望成家,因此缺乏計劃性安排,任由漫無目的生活方式花掉預算,毫無準備。等到真命天女出現,想安定了,存款卻捉襟見拙、左支右絀,沒有長遠的想法,愛情也難有未來。
日本家計顧問橫山光昭在《薪貧族無痛儲蓄法》中提到,「在你想要開始一項新的事業或活動,想要在新的地方展開下一段人生時,如果這時因為沒有錢而不得不放棄的話,你就等於親手斬斷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的機會。」
其次,沒有準備,衝動購車
愛情沒有錯,買車也不是問題;但問題出在Max現階段財務還沒準備好卻衝動購車,結果導致財務嚴重透支,最後只好借貸還沒繳完的保單,支付高額利息,還要另揹三年車貸,導致財務動彈不得。很顯然的,此時買下這部車是個可怕的錯誤。
第三,心態上尚未真正獨立,沒有學會「負責」
Max單身又與父母同住,日常家用還是由父母支付了絕大部份,少了壓力,卻沒有利用機會好好理財,除了錯失累積資產的好機會,相對也比較缺乏「為別人負責」的概念,長期的影響則是容易形成獨善其身的享樂主義,當面臨透支的時候,首先便犧牲對父母的孝養,顯得缺乏責任感。
第四,隨興消費,養成高物質慾望,資產難以累積
長期不良的花錢習慣,導致永遠口袋空空;副作用就更多了,想花就花,養成不良消費習慣與高度物質生活方式,不會多加思考金錢的意義。
第五,缺乏縝密的資產保護計劃,風險未妥善轉嫁
有形資產若沒有足夠的車險保護,當損失來臨,只能拿出存款彌補;人也是一樣,生老病痛都可能瞬間消滅累積已久的資產,沒有週全的保護,最終可能功虧一簣。
透過Max的案例可以發現,理財與行為、心理有直接的關係,而缺乏完整的財務規劃,未來只能在虛無飄緲中不定。
香港首富李嘉誠說:「漫無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沒有指南針」,理財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找到理財的目的,才能配套對應的方法。
也許你會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的從一開始就知道為了什麼而理財,的確,Max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果真如此,那更要謹慎當下的金錢,給未來挪出更多的餘裕,當目標出現了,資金也能隨時到位,助幸福一臂之力。
本文獲「理財+1課」授權轉載,原文:當幸福來敲門,你的口袋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