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高國晉猝逝「辦公室昏厥倒地」享年59歲!1年前才裝心臟支架,仍為重症醫療奮戰:該做一定要做

名醫高國晉猝逝「辦公室昏厥倒地」享年59歲!1年前才裝心臟支架,仍為重症醫療奮戰:該做一定要做

今周刊編按:林口長庚醫重症名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驚傳週日(7/20)猝逝!據台北榮總重症醫學部前主任周嘉裕於臉書轉述,高國晉在林口辦公室昏厥倒地,被發現時已喪失知覺、無心跳血壓。儘管緊急搶救並裝上葉克膜,但仍不幸辭世,享年59歲。

據了解,高國晉1年多前也曾發生過類似狀況,在國泰醫院放過1個心臟支架。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也在臉書悼念,表示去年就得知高國晉裝了支架,特別叮囑他要注意身體。「他還微笑地跟我說:會啦!但是該做的一定還是得做啊。」

而林口長庚也在稍早發出生聲明,表示高國晉醫師專精重症照護領域,對全國急重症及韌性醫療的推展貢獻良多。醫界痛失英才,同仁深感哀傷;但為尊重家屬情緒,先謝謝各界關心,也祈請各界給家屬空間處理相關事宜。

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高國晋也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之一,積極投入防疫政策規劃與決策工作,為新冠重症患者的守護者和新冠重症醫療照護品質提升的推手,功不可沒。疾管署沉痛表示,高國晉是疾管署長年倚重的合作夥伴,對我國傳染病防治的推動貢獻良多,「他以深厚專業、溫暖態度,陪伴我們走過疫情艱難時刻。」

心臟疾病長期佔據國人十大死因前2位,排名僅次於惡性腫瘤(癌症)。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長逸表示,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的症狀為突發的胸悶、胸痛,有重物壓在胸口的感覺,疼痛感延伸至左肩、脖子和上臂。部分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可能出現心絞痛,但也有沒有任何症狀表現的患者。

許多人對心肌梗塞抱有迷思,以為只有年紀大、不運動、冬天才會發生,事實上年輕人、運動選手罹患急性冠心症,以及夏天高溫誘發的案例並不罕見。除此之外,裝置支架無法一勞永逸解決心臟疾病,其實心梗極易復發,且第2次發作奪命機率高。唯有穩定控制三高、戒菸、減重、適當的運動、規律返診追蹤等,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驚傳今(20)日辭世,享年59歲。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在官網公布高國晉逝世消息,高國晉長年致力於急重症醫療及韌性計劃,「我們沉痛哀悼」。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在官網指出,「本會高國晉理事長,不幸於民國114年7月20日安詳辭世,享年59歲。 我們沉痛哀悼,緬懷其生前對急重症醫療及韌性計劃的全心貢獻與辛勞付出。 敬請各界人士與我們一同追思,並祈願家屬節哀順變,保重身心。後續治喪事宜將另行公告。」

 

 

對此,台北榮總重症醫學部前主任周嘉裕於臉書表示,遺憾昨獲知長庚醫院,曾為台灣重症品質奮力提升的戰鬥好友高國晋猝逝,不勝吁吁,祝願他ㄧ路天堂路好走:

 

「報告部長:台灣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於1800左右、在林口辦公室昏厥倒地,被發現時已經神智喪失,無心跳血壓。後來緊急使用ECMO及ACLS,現仍在急救中。懇求上蒼保佑!他一年多前同樣情況也發生過,在國泰醫院放過一個支架。今年台灣重症醫學會改選理監事(三年一任)。按慣例由CV系統擔任理事長,已協調台南成大醫院副院長許志新教授(CV) 出來服務全體會員。」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今晚也在臉書致哀,她說,跟高醫師之所以會認識,完全是因為要推動韌性醫療計畫,而高醫師剛好是重症醫學會理事長。接著才慢慢與他熟識,也才知道他真的是台灣少數自完成住院醫師與總醫師訓練後,就全心全意投入重症醫學與呼吸照護的領域,一直都是在加護病房第一線執行臨床照護工作。

 

 

此外,高醫師也是台灣目前極少數肺臟移植的內科重症照護專家。劉越萍說,去年就知道高醫師裝了支架,所以特別拜託他要注意身體。「他還微笑地跟我說:會啦!但是該做的一定還是得做啊。」

 

劉越萍說,今天聽到高醫師過世的消息,真的很不捨。下面這段話是高醫師茲茲念念的心願:「帶領一群有理想抱負、志同道合的同事、學生一起努力,成立重症照護團隊,完成承先啟後與經驗傳承的使命,追求重症醫學的不斷進步。」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薇帕颱風遠離…熱帶擾動恐發展 氣象署:周三至周五北移過程有機會接近台灣

注意雷擊、土石流!8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有心血管問題?魔鷹愛妻機上猝逝 醫曝與「2疾病」有關:恐引發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