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表示,根據他過去30年觀察,台灣是個小地方,「如果有人考取台大,好像就到了一生的巔峰,才18歲呢」。
他直言,「我在台灣看到很多50歲、60歲的人,常常大談『當年我在台大的時候怎樣怎樣』,但很少在美國聽到50、60歲的人,會常常說『我是唸Harvard(哈佛)、Yale(耶魯)』」。
▲張忠謀演講暢談當年在美國的36年深造及職涯經驗。(圖片來源:唐紹航 攝影)
張忠謀認為,美國在常春藤名校體系之外,還有很多很好的大學,包括州立大學在內,「從MIT(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我就再也不提MIT了」,現場立刻爆出一陣笑聲。
他也說明,「世界大的很,人才多的很」。由於美國與全世界都有關係,所以在美國很容易有世界觀,也因為與各國人才共事,「有跟你一樣好的,有更能幹的」,自然就會變得謙虛,「you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你就會變成不一樣的人)」。
張忠謀以1980年代他回台服務為例說,「我回台灣工作,第一個是做工研院院長,後來創辦台積電,我從美國帶回來最重要的是世界觀,而不只是知識」。
▲張忠謀演講表示:與各國人才相處,才會變得更謙虛。(圖片來源:唐紹航 攝影)
他也提到,台積電創立後的前三任總經理都是美國人,而且「不是華裔美國人,是白種人的美國人」,為台積電帶來很多東西。
後來這三人卸任後回美國發展,一位是創投圈的專業投資人、一位自己創業,還有一位進了另一家大企業當專業經理人,都有很好的發展。
張忠謀指出,他自己就是美國人才流動的很大受益者,也認為企業要訓練人才,就要「training by circulation」(讓人才流動以訓練人才)。
大學物理系主任:國人視台大為一生巔峰 台積電也有責任
對於張忠謀上午的公開說法,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學物理系主任直言,台灣人之所以獨尊台大,「台積電也有責任,如果我在場,一定當面嗆他」。
這位系主任表示,根據他多年來從系上畢業生得知的經驗,學生畢業後若想進台積電,投履歷、面談後才發現,台積對於應屆畢業生「非台清交不用」(台大、清大、交大),他的學生得先在其他企業累積相關經歷,幾年後再度應徵台積電,「等於要轉個彎」,才比較有機會進去,也就是讓工作經驗說話。
他認為,場面話誰都會說,大企業必須先改變自己的作法,才能真正有助年輕一代的就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