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老去,我們也在經歷「失去」,放下對完美的期待,父母也能盡情做自己

當父母老去,我們也在經歷「失去」,放下對完美的期待,父母也能盡情做自己

如果能體認到這點,把關注拉回自己身上,好好照顧自己,在父母面前做自己,也接受父母有他們自己的課題和選擇,那麼與父母相處起來,挫折感會少很多。

文 / 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當父母老去,讓他們做自己

 

「心理師,醫生說我媽失智了,這怎麼可能呢?她到現在還每天唸我之前去美國沒讓她跟的事情,時間一到就吵著要吃飯,失智的人怎麼可能這麼精明!」

 

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70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與母親鬥嘴多年,她心目中母親是如此「精明」,怎麼可能跟失智扯上關係!

 

只記得過去重要的記憶,很難記得新的事情,逐漸失去判斷時間的能力,只記得該吃飯睡覺,身體愈來愈多毛病,難以忍受生理上的飢餓與疼痛,壓抑與忍耐力下降,常出口抱怨東抱怨西,這些都是老化的現象,如果身心老化的程度遠大於實際年齡,就會懷疑有失智的可能。

 

仔細想想,老化的現象其實就是認知功能退化到像孩子,但我們能包容小孩子記不得事情、不會判斷時間、只在乎吃東西、時間到就需要睡覺、有需求就提出來、難過就抱怨,可是當自己父母慢慢變成「老小孩」,卻讓我們難以接受,造成許多照顧與相處上的困難。

 

對小孩子來說,父母就像是山或海般的存在,他們堅強、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父母的強大對有些人來說慈愛關懷的正向經驗,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是恐怖壓倒性的存在。當父母退化成老小孩,我們大概會有三種心理歷程:

 

1.全能父母的幻滅與失落

 

儘管我們已經步入中年,早已獨立,過往強大的父母還是存在心裡的角落成為我們的支持,而當精明的老媽媽變得迷糊,堅強的老父親變得虛弱,第一時間我們往往無法覺察父母形象幻滅帶給自己的失落。

 

表現出來的行為可能是高估父母的健康狀況,持續對父母有過高的要求和期待,難以同理父母的困難與疼痛,我們不想失去心中強大的父母,但是忽略了眼前的父母也是一個有血有肉需要關懷的「人」。

 

2.長大的責任與壓力

 

溫柔體貼的幼教老師在母親罹癌之後,一直抽不出時間陪媽媽去醫院,深入討論之後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想看到母親脆弱的樣子,對於即將到來的孤獨與責任感到恐懼。

 

很多時候我們腦海裡的想像比現實還恐怖,如果我們被嚇得選擇逃避,幻想反而無法消退,經過晤談裡的心理準備和演練,當她真正陪伴母親之後,才發現一切並沒有那麼絕望。

 

3.放不下的議題

 

對某些有著童年創傷的人來說,比別人多了一種難以消化的心理歷程,父母的老化等於宣告他們「等不到道歉」,親子間「已無望和解」,有時候這是一種災難化的想像,需要靠實際接觸來紓解。

 

更多時候,這可能是事實,影集「良醫墨菲」(the good doctor)裡的主角肖恩是一個高功能自閉患者,儘管憑著實力當上外科醫師,得到許多人的理解與肯定,卻無法得到自己父母的接納,臨終的老父親仍用「幼稚、任性」來形容他,人生的遺憾莫過於至親的人卻不如陌生人。

 

有創傷經驗或心理困擾的父母,他們的症狀與議題會隨著老化而加重,《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這本書裡描述了有依賴、潑冷水、自戀、控制、自毀、恐懼等特質或議題的父母,列舉許多子女照顧上的困境,建議一些好的做法,包括「增加同理」、「適當的界線」、「適切的協助」,是一本很好的心理書籍。

 

這三項建議聽起來簡單,在我的晤談經驗裡,許多成人子女,包括我自己,要做到都不容易。我們需要走過前面說到的三種心理歷程,接受全能父母的幻滅、承擔自己長大的責任、放下親子間的遺憾。

 

經過歷練與調整,那些適應得比較好的人,都有某些觀念上的改變,像是:

 

1.重新真實地認識父母,體認到父母也是人,有自己的缺點和侷限

 

精明的母親也會生病,脆弱時也會想尋求安全感,人性許多特質可以共存而不相斥。如此一來,才能同理父母的感受,不會過份高估或低估父母的健康與能力,給予適切的幫助。

 

2.接納父母的「選擇」,讓父母做自己

 

很多時候最大的痛苦來自於企圖「改善」父母,單親的兒子希望母親走出被丈夫外遇拋棄的陰影,姊代母職的長女希望母親有智慧不要盲目付出,把別人的成長議題背在自己身上,注定無法實現。

 

如果能體認到這點,把關注拉回自己身上,好好照顧自己,在父母面前做自己,也接受父母有他們自己的課題和選擇,那麼與父母相處起來,挫折感會少很多。

 

「老化」代表不斷地「失去」,要消化失去的感受是不容易的,我們都在老化這條路上,父母只是走在我們前面而已。我們常說小孩子可以帶給父母許多學習,其實陪伴年老父母的經驗也會帶給成年子女許多體悟。願你我能在歲月的流逝中,學會成全對方,完滿自己。

 

(本文獲「愛心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