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單身動物園》(Lobster)像是把這句「人單獨生活不好」推到了極致,它打造一個單身有害的世界,在這世界裡,不容許單身者的存在。
若你不幸單身了,會有專車將你送到「飯店」,而「飯店」的功能就是幫單身者「造一個適合的伴侶」,用流行的話說,就是「脫單」。
但這「脫單」的過程,可是充滿壓力,首先它有 45 天的期限,時間一到,若沒「脫單」成功, 很抱歉,你已喪失身為人類的資格,你得進入可怕的「變身室」,從此變成一隻動物,那即是你餘生的模樣。
人們說的「單身狗」在這不是一種比喻,而是事實的陳述。「單身,難道就不是人嗎?」在這個世界裡,它可不是疑問句而已。或許,唯一叫人欣慰的是,你可以選擇自己想當的動物。
「龍蝦。」這是主角大衛的選擇,也是原文片名《Lobster》的原來。
電影的設定實在太有趣、太天才,也正因為它如此極端,反而提供了不同以往的視野,讓我們重新去檢視關係中的自己、去澄清自己對關係的期待,甚至去看清人們追求愛情的模樣。
《單身動物園》裡,人們之所以想「脫單」的原因,要說那是追求幸福,不如說是出自恐懼, 恐懼自己失去身而為人的樣子,恐懼自己要以動物之軀來過日子。
而幫助人們「脫單」的「飯店」,在這點上並無提供任何幫助,相反的,它讓人們的恐懼更加鞏固。
它有著嚴格的規定與作息,你得穿飯店給你的制服、你的性慾不能是為取悅自己。
它用著最刻板的性別印象,像是獨居男人生病了會沒人照顧、女人獨自走在路上會遭遇強暴等等的極端例子,來要你深信單身的可怕,並深信擁有伴侶才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它要你脫單,但用的方式卻是處處削弱與否定你個人的價值。怎想都覺得這是一條無法通往目的地的道路。
因此電影也呈現了出於恐懼的人們追求關係的模樣,有人用卑微的自我與他人互動,總是百依百順地配合對方。
有人則用自傷、自殺來脅迫、勒索對方愛她;也有人不斷想創造共同點, 來證明彼此是合適的人,如我們都愛游泳、或我們都常流鼻血。
主角大衛則是用討好對方的方式在追求關係,他以為只要裝出跟對方一樣的心思意念,就能得到對方的喜愛,對方就會願意和他在一起。
因此即便自己不是冷酷之人,但當他想追求一位冰山美人的時候,他也得壓抑自己的感受,裝出一臉的厭世無謂。
而這冷酷女人對於「合適伴侶」的想像,確實就是要跟她一樣的缺乏情感與溫度。她用這點考驗大衛對自己的忠誠,好像說著:只要你跟我不一樣,那就表示你不愛我,我們不可能會是合適的伴侶。
一個靠討好來維繫關係,一個則靠被討好來證明關係,彷彿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天生一對,
但這看似一拍即合的結構,卻不是永久保固的證明,反而更加深彼此僵固的行為模式,討好的會更討好,而被討好的一方(我們稱它為索取者),則會越來越不滿足。
一旦討好行為減少,就可能引發關係的不安,於是討好行為只能不斷升高,高到討好者無法負荷為止。
當討好者身心俱疲,無法繼續再討好配合對方,導致關係緊張破裂,更叫人灰心的是,這結 果竟又落入了對方的自我預言、驗證了她心裡的核心假設:「看吧!果然沒有人是真正愛我的。」
它就像一道愛情陷阱,一腳踏進的人們,眼看只能跌落深淵。
甚至當你越要對方配合,越壓抑對方真實感受的同時,其實也在儲存反撲的力量。就像片裡的大衛,有天再也受不了的時候,一再壓抑的情緒瞬間爆發,讓彼此都付出了慘痛代價。
不論是討好者還是索取者,總是倚靠他人的回應來肯定自我的價值,是根據他人的回饋來建造自我的完整。
「有你,我才完整」的想法,對於關係的傷害力道,比它能帶來的黏合作用更大,因為當你用著殘破的自我與他人相處時,實在很難創造相互尊重的友善關係。
若要「脫單」,或許我們得先從不削弱、不否定自我與他人的價值開始,從相信「自我的價值不是因為和他人交往才完整」開始。
讓關係開始的起點,不是來自恐懼,而是我們想要一起變得更好的渴望。
《單身動物園》表達了當人害怕自己喪失人的身分資格時,我們在愛裡的不安模樣,也讓我們感受到身而為「人」這件事有多麼重要,它給了我們安定的基礎,也帶來一股清晰的覺察。
還好,就算單身,我們也不用進到變身室,我們依然是人,而生而為「人」的價值與尊嚴, 永遠相隨。
「單身,是不是真的不好?」一次演講結束後,聽眾來台前問我。
也許在她的家庭、人際生活圈、或接收的大眾媒體內容中,她感受到社會對單身者的不友善, 雖不像《單身動物園》裡頭那樣誇張,但她仍感覺單身被汙名化,彷彿成了一種殘缺。
不過她會問「是不是真的不好」的同時,其實也反映著她有所懷疑,她無法完全認同單身是不好的說法,她的心裡有不同的聲音。
她覺得單身的自己,也擁有很多快樂。
只是這股聲音遭遇極大的不安,得去對抗外頭好多的質疑。
面對個人的生活,誰都不應該讓他人的好惡凌駕在自己的感受之上,任由他人評價我們生活的樣貌;同樣的,我們也不該把自己的感受丟在對方身上,要對方吞下不可。
把自己難以背負的重軛,加在他人的重擔上,要對方跟你同樣扛著。
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為自己的感受負責,而非要別人為我們的感受負責(像是因為我覺得單身不好,所以你單身也不好)。
曾入圍奧斯卡獎最佳紀錄片的《RBG:不恐龍大法官》(RBG)。
以美國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為主角,描述其推動性別平等運動、改變美國社會面貌的故事。
晚年的她,因為針對時事有許多情理兼具的批評與發言,得到美國多數民眾的支持與認同,人們開始稱她 RBG(Ruth Bader Ginsburg 的縮寫)。
年輕人視她為偶像、將她視為公平正義的化身,甚至把她的肖像印在馬克杯、衣服上,就像漫威電影裡的超級英雄一樣。
金斯伯格大法官在片裡的訪談,提到了過世母親對她的兩個影響,第一個影響是母親說要「成為淑女」(Be a lady),她解釋這讓她選擇了優雅的姿態來面對社會的不公,不讓情緒過度吞沒了自己。
第二個影響是「自主獨立」(Be independent ),她母親跟她說,「如果能幸運找到伴侶, 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樣很好,但千萬別忘記,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妳永遠都是獨立自主的人。」
很喜歡她母親的說法,特別是她提醒孩子要成為「獨立的人」。
這點,我相信也是如此,讓她日後在看見社會的不公時,願意挺身而出,相信可以盡一己之力,一點一滴來改變這個有著歧視與性別刻板印象的僵固世界。
因為她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世界改變,得要自己改變才行。
回到母親的初衷,母親希望露絲成為獨立自主的人,是希望她不要把自我價值建立在關係的附屬上吧!
不是因為成為誰的女朋友或是誰的妻子,她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母親想告訴她, 無論她單身還是結婚,她就是她自己,生而為人的價值,誰也沒辦法奪走。
就算沒有找到合適的伴侶,也依舊無損她的價值。
「單身,是不是真的不好?」我想露絲的母親,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好,或者不好,由你決定,因為你不是誰的附屬,你是獨立而自主的人。」
(本文摘自《影癒心事:他的電影,你的愛情,心理師陪你走過關係四部曲》,時報出版出版,黃柏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