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就是好好對待活著的人!愛可以延伸幸福、擁抱可以超越語言

面對死亡,就是好好對待活著的人!愛可以延伸幸福、擁抱可以超越語言

「新年到,冥土之旅近一程,可喜又可悲。」這首詼諧短歌體寫成的「狂歌」,是一休和尚留下的名作。在這段詩句裡,一休和尚點出了人類總是活在生死一線之間的事實,讀來令人無限感慨。

面對「凡有生命者終將逝去」的永恆真理,身為人類的我們不免感到恐懼,這也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隨著年齡日增,我們不斷收到年齡相近的親朋好友的訃文,所以開始覺得自己也應做好心理準備,隨時迎接死期降臨。

 

儘管如此,一旦要去面對死亡時,心裡還是會感到恐懼。自己還活得好好的,就去考慮誰也沒去過的那個世界,當然會覺得不安得要命。然而,我們真正害怕的,其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痛苦中死去」。

 

假設自己變成獨居老人之後,不知哪天半夜突然發病,最後因為呼吸困難而一命嗚呼,過了好幾天之後,才被別人發現……,一想到這兒,任誰都會覺得非常恐怖。

 

另一方面,如果當我們即將離去時,眾多親人與朋友都圍繞在自己身邊,並且抓著我們的手說:「謝謝你。」接著,我們就像睡著了似的離開這個世界。如果往生的過程能像這樣,我們就不會覺得死亡有多可怕了吧。

 

換句話說,每個人面對死亡的心情與感覺,主要是根據各人內心描繪的死亡形象而決定。

 

著名的尼師作家瀨戶內寂聽曾以死亡為題,發表過一些震人心弦的啟示:

 

「死亡這東西,肯定遲早都會降臨到我們頭上。但你只需考慮,眼前要如何活過去?自己想要做些什麼?只要自己活得認真,自然就不再害怕死亡。」

 

「在人生旅途上歷經滄桑,遍嚐痛苦,死時才會覺得:『啊!我沒有白活。』一生都在逃避的人,只配擁有貧乏的人生。」

 

「人生在世,儘管各人出生的地點不同,身分不同,最後卻是一樣地消失在大地或大海。實在太公平了。」

 

「比現在活得更好,就是做好邁向死亡的準備。」

 

上面這些名言全都令人產生共鳴,句中的簡潔字句給我們帶來勇氣,讓我們不再恐懼死亡。

 

另外還有一位日本整體醫學的先驅帶津良一先生,他也根據自己在臨終醫療現場的經驗,寫出一系列發人深省的名言:

 

「大家都說,為了活得更好,應先『思考死亡』,但事實上,這是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雖然任何人都明白,壽命有限,遲早必須面對死亡,但是真的死到臨頭時,大多數人又會驚惶失措。」

 

「但我認為,人在瀕死之際若是驚惶失措,就無法順利抵達『對岸』。所以說,為了屆時不至驚慌失措,我們平時活著就該把死列入考量,這是非常重要的。」

 

「正面迎視死亡,隨時思考死亡。譬如一年三次,伺機深思死亡,以這種方式親近死亡,習慣死亡。我認為這是不可或缺的經驗。」

 

幾年前,帶津先生的妻子過世了,他以獨特的生死觀表達自己的感想。

 

「等我到了那邊,就能跟妻子重逢。也算是一件樂事。」

 

他更充滿遐想地表示,生命就是永不死亡的「虛空」。

 

「迎接死亡是需要練習的。」

 

聽了帶津先生這段冷靜的言談,我覺得自己對死亡懷抱的鬥志似乎也一點一點地潰散了。

 

(本文摘自《老後快適生活術:精神科醫師教你75個壓力全消的熟齡生活練習》,健行出版,保坂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