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之中,其實夏天濕氣最重,中醫還有「長夏」的說法,是在農曆六月,差不多是陽曆七、八月的三伏天,就是暑濕最重的時候。
加上室內外溫差大,關節受不了,就會以腫脹、疼痛、麻木表現出來。
風愛鑽骨頭,濕氣凝結在關節
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關節疾病常常跟體內濕氣重有關。
關節痛、關節炎常被說是風濕,顧名思義風濕就是因為受風、潮濕所引起的疼痛疾病,風最愛鑽骨頭縫,而濕氣特別容易凝結在關節處,所以會導致肩頸腰腿疼痛。
中醫把風濕病稱為痹症,《黃帝內經》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痺就是閉阻不通的意思,冷風、寒氣、濕氣等外邪,會使人體氣血凝滯而產生痲痺,筋骨被邪氣扭曲,還會造成關節變形等症狀。
以濕痹為例,特徵就是關節疼痛、麻木、活動不便利、肢體痠痛沉重為主,遇到陰天下雨時症狀特別明顯。
濕氣不除,體內反覆發炎
風濕病跟個人體質、氣候條件和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例如生活在潮濕環境下容易濕氣上身,體內濕氣又難以發散出去,人就會有明顯的沉重感,腰腿痛、關節炎也會反覆發作或者症狀加重。
白雁老師提到,濕氣除了外來,也會內生,現代人愛吹冷氣、喝冷飲、常淋雨、洗頭不吹乾等,風寒濕氣很容易停留在體內,長期內外濕交迫,人體水液調節功能變差,不只水分排不出去,體內廢物、毒素也跟著囤積,導致自身免疫力大幅下降。
對風濕病患者來說,要注意減少風寒濕邪的侵襲,特別是避免太過疲勞和受涼。
例如夏天不要露宿、睡地板,或是貪涼,冷氣溫度開的很低,更不要在出汗後馬上吹電扇、冷氣等,造成人體免疫功能下滑。
微微出汗代謝變好,排出濕寒
白雁老師強調,體質虛弱,正氣不足的人氣血流通不暢,臟腑功能失調,人體的防禦能力下降,就容易受到風、寒、濕等邪氣侵犯,出現關節疼痛、麻木、腫脹,甚至關節變形等風濕病。
所以提高自己內在的抵抗力,才能根本解決風濕問題。
白雁老師強調,想要有效袪除體內風寒濕氣,每天一定要讓自己出出汗,幫助身體氣血循環暢通,代謝變好,淤積體內的廢物、毒素都隨著汗液排出,這樣做具有深層排濕毒的效果,就是最有效袪除風寒濕氣的方法。
平時隨時可以練習活腕功,放鬆筋骨關節,幫助活化氣血循環,促進水分代謝,排濕效果非常明顯,可改善和預防關節僵硬腫痛。
活腕功,活化末梢氣血循環
1.兩手做扇指輪動,十隻手指頭向內收,再轉腕向外張開十指,做7次。
2.增加扇指幅度,手腕和手肘也跟著動,做7次。
3.手臂張開,兩手做扇指,手腕動,手肘動,肩膀動,做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