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年大叔們還是叛逆文青時怎麼可能乖乖念書,聽音樂看電影讀課外書樣樣都來。
據一路念第一志願名校的大叔好友回憶,高三那年他很慘,因為高一高二都在混,到了高三模擬考,分數一公布他覺得完蛋了,全家上下特別是他的媽媽都認為高中第一志願的小孩一定會考上國立大學;但他心知肚明目前的成績充分反映他的實力,就是比落榜好一點點的掛車尾。
他說那晚拿成績單回家和母親長談,希望母親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他兒子要重考之類的。他母親平靜地跟他說,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如果沒本事,我們也幫不了你;如果你念私立學校要花比較多錢,我們不是出不起,但是至少你要努力過。
這幾十年聽這位大叔好友不只講過一次這段故事,每次聽他講都一定哭得亂七八糟,他說那晚之後他發憤念書,他覺得不能辜負媽媽。後來他真的考上理想的國立大學。
大叔的人生發展和媽媽的期待很不同
告別求學階段進入後青春期,大叔開始上班賺錢,媽媽的天職就是不斷提醒兒子不要一直換工作、要存錢、要趕快買房子、要趕快結婚、生小孩寧可早不要晚⋯⋯後來的結果往往不如媽媽的意,大叔這個難以管理的人種,就是會讓媽媽失望。
在台灣從事創意工作的大叔,怎麼可能只待一家公司;喜歡到處旅行增加生活體驗的大叔,怎麼可能認真存錢,賺到的錢總是優先當旅費;覺得流浪比安定迷人的大叔,怎麼會願意早早買個房子把自己套牢。
至於結婚,大叔覺得真愛難尋,或者說喜歡的女孩總是愛別人,不是不願意進入婚姻,但是好多大叔在婚姻裡吃盡苦頭啊;生養小孩的事,大叔認為是緣分,但是媽媽覺得是義務,這件事吵了幾十年還是沒結果。
成為大叔之後,昔日的叛逆和後青春期自以為是的原則,有挺多的鬆動,小時候看運動轉播時絕對不容許被打斷,媽媽總是在球賽最緊要關頭突然命令你去倒垃圾或幫她搬東西,就為了這類小事親子關係緊張無比。
大叔現在完全配合媽媽的指令,因為媽媽只有一個,比賽明年還有,再精采的比賽看重播也是可以的。以前出差工作,有時間能在外頭多吃一頓、多跟朋友哈啦一杯咖啡,就一定這麼做。
但是從某個時刻開始,大叔想家了,不想再多花時間跟朋友去外面吃香喝辣,發自內心地覺得回家跟媽媽一起吃飯最重要。
該回家陪媽媽的時候一定要回家
一位長期在外頭應酬忙碌的大叔朋友和他媽媽發生過一段故事:幾年前他媽媽年度身體檢查時發現肺部有異狀,當時的他正在中部出差,當他聽到媽媽當晚要住院檢查,他從距離高鐵站還有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點飛車到最近的高鐵站趕回台北。
他說沿路他不斷地反省為何自己這些年不多回家看他媽媽,他覺得這是上天給他的十二道金牌,提醒他該多回家陪媽媽了。
他的媽媽後來檢查出是前期癌症,必須進行幾次化療,每次化療必須住院幾天。這位過去每天都在台灣各地熱炒店活躍的大叔,因為工作需要還是會到吃喝現場洽公,但是八點一定收工離席而且不能喝掛。
他說一定要清醒地回家然後趕到醫院睡在媽媽的病床旁邊陪她過夜,隔天再進公司。這位大叔做得對,該回家陪媽媽的時候一定要回家。
還有一位大叔朋友,他每個週末早上最優先的約會是陪他媽媽去菜市場,一方面是媽媽年紀大了買菜需要幫手提重物;另一方面是可以趁著逛菜市場陪媽媽聊天。
他說傳統市場不同攤位的老闆幾乎都是他媽的朋友,跟媽媽一起去宛如打進媽媽的社交圈,媽媽挑選攤位自有她們獨特的邏輯:這攤的菜是自己種的、這攤的雞肉口感比較好、這家水果比較貴但是品質比較好⋯⋯
最後要分享三部讓大叔邊看邊哭的日本電影,日本導演非常擅長處理媽媽和兒子曲折微妙的情感互動,大叔我掛保證,看了一定會哭的啦!
1《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大叔看到一半就崩潰大哭
這是所有年少叛逆過的滄桑大叔必看的電影,原著作者Lily Franky把自己前半生的真實故事寫成小說,男主角由小田切讓主演,老媽由樹木希林主演,不成材的老爸是小林薰,男主角的女友是松隆子。
第一個哭點是男主角讀高中搭火車離家,他在火車上看媽媽跟她揮手的身影,一邊吃媽媽準備的便當大哭。後來媽媽搬到東京跟男主角同住,他努力抽時間陪伴媽媽,直到母親過世。
2 妻夫木聰版的《東京家族》
媽媽最擔心不成材的兒子
大叔我看的是二○一三年山田洋次導演的版本,根據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翻拍。這類家族電影都有個不成材的兒子—— 本片中則是從事自由業的小兒子,由妻夫木聰主演,西村雅彥演的大哥是自己開業的醫生。
他們的父母從鄉下到東京住一陣子,某天媽媽去小兒子家意外遇到他的女友(蒼井優主演),他媽和女友聊得愉快。後來他媽在東京大哥家昏倒,平靜地去世。他們全家一起面對這個意外,在醫院屋頂爸爸和小兒子對話那個場面真是催淚啊。
3 《橫山家之味》&《比海還深》
是枝裕和隨便一部電影都能讓人哭
如果一定要挑一位大叔我最想追隨的創作者,此時此刻應該就是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了。我看《海街日記》的前面幾分鐘就確認了這件事,如何用流場的運鏡透過影像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不用言語地傳遞,我覺得他是當今第一人。
二○○八年的《橫山家之味》講的是人生的遺憾,兒子帶著不被父母認同的妻小回家相處兩天;二○一六年的《比海還深》講的是不得志的中年男性如何面對人生。是枝先生說,年歲稍長才知,追求成熟其實比成功更難。不能同意更多了。
(本文摘自《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大塊文化出版,黃威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