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的同學會,你要怎麼介紹自己?
前一段時間我先生小熊剛參加完20週年的同學會,他發現,雖然讀書時期大家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基本上已經成形,但是當時成績好的,過了20年來看,未必是事業上最成功的。這裡以他的4個同學為例。
A男,我先生最好的朋友,大學時是他們系最好的學生,畢業後就被某建築設計院看中。我先生當年沒考上研究所,竟然也算是「碰上了運氣」,因為和他同屆考上研究所的人,畢業後都成為了A的部屬。
A男37歲當上設計院院長,成為該設計院最年輕的院長。但現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勸手下的人辭職,去年他們設計院有150人,現在剩60人。據他估計,等到他把這些人全部裁掉之後,老闆就要裁掉他了。然而他還有12年的房貸要還,且沒有積蓄。
B男,是我們的共同朋友,高三直升復旦數學系,數學系博士畢業,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36歲成為高階經理。剛進入事務所時,年薪就已經是120萬元了。現在年薪接近500萬元。5年前在上海市中心老西門,買了接近100坪、價格5000萬元的房子。
他是一個純理工男,但是因為後來成為公司合夥人,必須要出去談生意,有了業績壓力,因此得了輕度抑鬱,從去年年中開始無薪休假,在家休養。後來因為房貸和家庭的壓力,今年年初又開始上班了,現在估計還有一千多萬元的房貸要還。
C男,交大碩士畢業,後來進入全球頂尖的諮詢公司,一幹就是20年。這次同學聚會老得我們幾乎都不認識了。現在還奮戰在諮詢行業第一線,顯然不太得志,所以一直鬱鬱寡歡。
D男,他的經歷最好玩了。交大本科畢業,放棄研究生機會,進入IBM(International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做業務,當時被幾位同學調侃為靠臉吃飯。後來和公司裡的同事相戀並結婚,不得不從IBM辭職,跳槽到惠普(HP)。7年前,被人挖到一個資訊安全公司,一步步從高層做到了CEO。
這裡要說的是:從2003年開始,大家手裡有積蓄的都開始買房了。A男、B男和C男都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因為當時房價不貴,他們收入又高。D男卻花了同樣的錢,買了兩套房子,一個兩室一廳,一個一室一廳。
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A男和D男同時賣出了手中的房產(當時都升值)。2011年B男賣出了自己的房子,買入上海老西門的那套豪宅。
而現在,他們三人的境遇已經完全不同了。A和B現在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B男為了解決房貸,全家搬到了較小的房子,把豪宅出租出去。A男前兩天還在向我們借錢,被我們拒絕了。D男現在也準備賣出兩套房子中的一套,不過他是為了投資海外房產。
透過四個人的真實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他們都曾經風光過。大學畢業後10年,D男一步步趕上並超過以上3位了。
人生是一場長跑,在各個階段都有人綻放精彩,但不到最後你不知道誰贏誰輸。短期內靠高負債有可能讓你一步到位、有車有房很風光,但最後還是要付出代價。而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晚幾年享受,少一點透支,你就有可能在未來擁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從表面來看,好像是個人的消費理念不同,但實際來看,是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理財智商決定的。
真正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不是學歷、不是工作、更不是人際關係,而是一個人的思維模式。
假如你能在人生起步的初始階段,樹立起正確的思維方式,按照先投資、再消費的方式來經營,和規畫自己的人生,定時儲蓄、合理投資、謹慎消費,並按照不同的人生階段合理分配自己的財務資產,讓自己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有保命的錢、生錢的錢、增值的錢,不為金錢所憂、不為貧困所擾、更不為利益所誘,一定會擁有自由燦爛的人生。
作者簡介_水湄物語
長投學堂創始人、財商教育先鋒、30萬暢銷書《30歲前的每一天》作者。致力於透過教育手段幫助眾人學習投資知識。大學畢業後經歷了公務員、讀MBA、創業、諮詢顧問、從事NGO。2012年與先生一起創立旨在幫助小白學習投資知識的長投學堂,已幫助400萬用戶邁出了理財第一步。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理財就是理生活:90%以上的人對前途迷茫,本書用「錢」的角度給你人生答案,超過四百萬人付費學習的FIRE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