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生,先斷捨離「這種東西」!相信自我潛能,50歲後,預約你的理想人生

改變人生,先斷捨離「這種東西」!相信自我潛能,50歲後,預約你的理想人生

愛自己的最高境界,就是真正明白,你是你的世界中的神。你的世界當中,所有你能感知到的事物都和你有關,你創造出了它們在你的世界中的樣子。

當然,在你沒有真正體驗到這一點時,這只是一個概念,不可能真正在你的生命中呈現出來。但至少你先看到這樣一個方向,並持續地行走,到達這裡只是時間問題。而當你真正到達的時候,時間也不再是個問題了。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一個「不變」的客觀世界存在。因為世界是什麼樣子,需要有一個觀察者去觀察,而觀察這個動作本身就已經是參與創造這個世界的過程了。

 

量子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說:「我們必須假設,在這股力量(即我們眼中的物質)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有意識和智慧的心智。」這個智慧的心智,我們可以稱之為宇宙意識。

 

我們對世界的觀察創造出我們所感知的世界的樣子,同樣你對你自己的觀察也創造出你自己現在的樣子。說得直接點,你是如何觀察你自己的,就會創造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你對你的原始觀察的背景最初是你的養育者奠定的,在你出生後的成長過程中養育你以及在所有和你互動的過程中,無意識地把他們對你的觀察方式,以及他們觀察到的你的形象植入你的內在意識中。

 

當然,他們如何觀察他們的孩子也取決於他們對自己的認同方式。如果父母有很多無力感或者自我懷疑、自我否認,他們就會無意識地把這種視角投射到孩子身上,很容易說出「你怎麼這麼沒用」、「真蠢」這樣的話。

 

這些養育者日常生活中容易脫口而出的言語長期累積下來,這種能量狀態就會完全被孩子接受,並被內化成為他們觀察自己的底色。

 

如果每一代人都沒有覺醒,就會以同樣的方式一代一代地輪迴,傳遞相同的感覺,焦慮、恐懼、傲慢、渺小感、無力感、孤立感、被辜負、愧疚⋯⋯而最糟糕的是,他們會認為這些感受就是活在世界上本來就應該有的且無可避免的感受。

 

你完全相信且絲毫沒有質疑的東西,它們就會變成你世界的真相。

 

當你想要離開或改變某些你不想要的生活領域時,無論是親密關係親子關係,或者金錢,或者健康,你必須先改變你自己。

 

改變自己就是改變那些我們習慣體驗的感受

 

《無量之網》裡多次談到,和這個整體的宇宙意識(書裡面稱之為「量子場」)對話最關鍵的就是你的感受。你的感受會決定你的能量,而你不同的能量狀態會吸引並創造出完全不同的可能性來到你的生命中。

 

其實《秘密》(The Secret)所談到的吸引力法則的核心也是這個,但很多人都誤解了這本書和電影裡所談到的向宇宙下訂單這個部分,他們回去也學著去下訂單,要自己想要的,但是很失望地發現,這些願望並沒有實現,因此他們認為吸引力法則並不存在。

 

他們不了解的是,當你要某樣東西的時候,你的感受是「我沒有」的匱乏感,匱乏感則會吸引匱乏。而你的感受是跟宇宙溝通的語言,還記得嗎?

 

所以當我們想要重新「升級」自己,去重新塑造我們的生活時,第一步就是我們需要辨認出那些我們已經很熟悉的低能量的感受,並釋放那種感受,讓它離開。

 

而最難的部分就在這裡,某些感受一直跟隨著你的父母,你所生活的群體意識中也認同這些,從你有記憶起,這種感受就一直伴隨著你,因為太過熟悉,它們甚至已經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以致於你很難辨認出它們的存在,更不要說和它們分開了。

 

有覺知地透過你對各種事情的反應來觀察自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每一個你做出的反應都帶著一些你意識到或沒有意識到的感受,每一種感受都反映出你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如何認同你自己的。

 

你找到的每一個線索都是一個碎片,最後就能慢慢拼湊出一張完整的地圖,徹底了解自己是如何以過去的狀態創造出現在的生活的。那麼你改變那種模式的時機也就來臨了。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去一個工作坊,那個流派叫作「知見心理學」,最早是美國的恰克博士創立的,這個流派的工作坊有個傳統,老師每天都會透過名牌來抽取一或兩個同學來做現場個案,同時在課程中所有包括助教、音控等工作人員的名牌都會放進去一起被抽取。

 

結果那次課程的第一天,老師接連兩次抽到的個案都是當時課程主辦方的一個工作人員,而且還是同一個人。

 

當時我就舉手站起來,「老師,我覺得不公平。我認為應該把她,」我指著那個工作人員說,「把她的名字從抽籤盒裡拿掉,如果能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拿掉當然更好。」老師問,為什麼?

 

我說:「我們這個課程有六七十個人,這個課程只有三天,每天被抽到個案的機會本來就很有限,可如果每次都抽到工作人員,對我們這些交了幾千塊錢學費的學員來說太不公平了,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問題可以有被關注的機會。」

 

老師沒有被我這套看似合理的邏輯唬住,直接問我,你現在有什麼感受?

 

「我,」我當時被噎住了,我只顧著義正詞嚴地講我的理論,根本沒留意到什麼見鬼的感受,「我,我⋯⋯我覺得不公平。」很好,老師微笑著看著我,繼續問:「還有呢?」

 

還有?我的天,還有什麼,我搜刮了半天,說:「我覺得我的機會被掠奪了。」

 

「非常好,被掠奪的感受。」老師笑得更開心了(有什麼好笑的,我正生氣呢)。接下來老師問了我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什麼樣的你,會容易體會到被掠奪的感覺,什麼樣的你不會有這種感覺?」

 

我的第一衝動是想說,所有人遇到這種事都會有相同的感覺。可是我很快意識到,這不是真相,而我必須對老師誠實,對自己誠實,我可不想交這麼多學費還在課堂上自欺欺人。於是我很不情願地說:「覺得機會很少,而且覺得得到機會的可能性很渺茫的自己會有這種感覺。」

 

「所以那是一種關於機會的匱乏感對嗎?」老師問我。

 

我說,是的。

 

老師接著問我:「那什麼樣的你,或者什麼樣的人同樣碰到這個狀況,但不會有這種被掠奪的感覺呢?」

 

我想了想,說:「應該是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機會,或者覺得自己沒什麼問題、不那麼需要這樣機會的人吧。」

 

在我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剛才氣勢洶洶的指控其實正是我在表達自己的匱乏感和焦慮感的一種掩飾—透過聲討他人來索取更多。

 

這種關於「我不夠」的匱乏感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都伴隨著我,時間不夠,機會不夠,金錢不夠,無論那時的我表現得多麼優秀或者多麼自信,在遇到一些事情時的第一反應已經非常直接地把我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判斷表現出來了。

 

那種覺得不公平的感覺,就來自這份匱乏。而當我不再把注意力用來討伐別人,而是關注自己時,這份匱乏感就被我看到了。而當我看到它,面對它,承認它的時候,我就擁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

 

我可以繼續認同這個部分,相信自己是匱乏的,也可以放下它。當然,放下不是僅此一次的事,而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因為那個部分可能在未來還會偶爾被引發,而我們需要做的是無數次地覺察它、面對它、放下它。

 

能量的提升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就像人們無意識地練習抱怨或者無助的感覺一樣,任何事情重複去做就會被強化。而你要做的是,從現在開始帶著覺知來決定你在重複的是什麼。

 

既然談到匱乏,就讓我們再講講不同層面的匱乏。比如很常見的,關於金錢的匱乏。

 

在我小時候,常聽大人們沒事聚在一起閒聊,就會說「現在的錢用起來真快啊,以前說一百塊錢拿出來就沒了,現在一千塊錢拿出來就沒了」之類的話。所以在那時我的心中就形成了關於金錢匱乏感的觀念,而且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對勁。

 

即使成年之後,已經學習了好幾年的心理課程,工作也有些成果,錢也賺得越來越多,但那些殘留的匱乏感依然還在影響我。記得有一次,我為了買垃圾袋和牙刷去超市,結果買了幾百塊錢的東西,出來結帳時,看到帳單,腦中就冒出一個聲音:「沒買什麼就又花了好幾百。」

 

然而那一刻我的覺知立刻出現了,我想起過去我媽媽帶我去超市買東西時,每次結帳也會說類似的話。而就在剛才,這個早已內化的聲音又一次在宣告我的匱乏信念。

 

我知道,這種感覺並不屬於我,而我也可以讓自己擁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於是我馬上調整能量,帶著感激和豐盛的狀態來付帳,感激提供商品的生產者和所有的物流過程,可以讓我這麼方便地買到我需要的物品,感激這個過程中我得到的服務,而且感激我這麼有錢,可以自由地買我需要的東西。

 

當我以這種狀態來付帳時,我能感覺到和剛才那個抱怨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內在背景的改變意味著「我」的改變,而新的「我」和世界互動,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互動結果。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時報出版,周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