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一定要靠社交去旅行,不用裝的很熱情
以前我覺得旅行就是要認識朋友,後來就覺得重複同樣的台詞很辛苦,而且這些人不見得之後還見到面,尤其長途旅行,妳會發現有些地方旅館的交誼廳,有些人成天都混在旅館什麼都不做,卻一樣很自在,而且不會跟你打交道。
之前在德國旅館,看見一個老頭,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在裡面看電視滑手機,偶爾跟不同的旅客聊天,但並不熱情,你不確定他在這裡到底是旅遊還是生活。也在里斯本的多人房住過一周,隔壁床的國外女孩一整天都在床上,看手機裡面的視頻,哪裏都沒有去,甚至覺得這些人一整天都沒有離開旅館。
很難理解不看風景、不交朋友、不做些什麼的旅行
起初覺得奇怪,出來玩的人花了時間、機票錢、飯店錢,然後什麼都不做,這太荒謬了。那為什麼不待在家裡,一樣可以做這些無聊的事情,後來我慢慢也變得跟這些人一樣,不急著把旅行走到極致,或許人生本來就沒有太多道理可循,以前沒有辦法體會的,逐漸隨著路越走越遠能體會。
在原本生活的環境裡,你無法討好所有的人,在自己旅行中,也只能討好自己,花一堆心思去討好別人,還落人口舌,不如做好自己,與其去追逐別人按讚的景點,不如去做貼近自己心情的旅行。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職場也是一樣,不缺讚,也不缺噓
出門旅行看到往往不是風景,更多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以及自身跟她人的差距,我提供自己的觀點,觀點不見得是事實,事實的面向有多種,人們通常只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那種,不缺一個讚或是一個噓,自己喜歡就好。
以前很需要同伴,現在需要旅伴,會上背包客棧徵友,
以前希望別人幫我找好行程,現在需要資訊,會上google查詢,
以前期待別人幫我弄好機票,現在自己會上Skyscanner 查詢,
以前需要住宿會查很多篇文章,現在會上各大網站比價。
不要期待別人來幫你,或是救你,那麼就不需要活在別人的期望或是失望裡。
把一些不想看的人閉頻,還給自己耳根乾淨
旅途,我也會問自己,什麼才是自己旅行真正需要的目的?這一點我還在認真的摸索,相信出走無關年齡,就是選擇而已,你選擇看見什麼,你就會看見什麼,你選擇關掉頻道,你就不會看見。
這些年我關掉很多頻道,臉書刪了數千個好友,甚至不再聯絡某些人,不是對方的問題,只是光想到對方就會覺得不舒服,或許我們不需要嘗試努力,選擇各自走也是很好,不把糟糕的人放在心上,就沒有放下的問題。孤芳自賞,也是旅途學習的美好經歷。
(本文獲「雪兒 Cher」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