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養成4種生活態度,就能預防腦退化、享受美好老後人生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養成4種生活態度,就能預防腦退化、享受美好老後人生

阿茲海默症是在一百多年前發現的,所以西蒙波娃在五十年前寫這本書時已經對失智症有基本的了解,也描述了很多疾病進展的狀況。

不過令人好奇的是,她在書中透過一些名人的傳記,書信或當時的新聞報導,非常仔細地描述了幾位名人年老之後的故事,包括二次大戰時成立流亡政府的貝當大元帥,這些名人以現在的醫學常識來看,應該很容易知道他們其實都已經罹患了失智症。

 

但是西蒙波娃卻沒有這麼假設,認為是老年人身體的衰弱和對人的不信任,使得他們對別人懷有敵意。現在我們已經了解,每個失智症患者表現雖然有很大差異,但是還是有很多蛛絲馬跡可以判斷。

 

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幾個失智症的警訊,建議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出現這些症狀,就應該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與診斷,首先比較容易發現的是有關於記憶問題,因為記憶力衰退而影響到日常生活,一般來說,健忘是人所難免。

 

比如說忘記鑰匙擺哪裡是健忘,但是不知道鑰匙是做什麼用的,那就恐怕是失智了;或者忘了那位老朋友的名字是人之常情,但是忘了每天戴的眼鏡該怎麼說,那就麻煩了。

 

其次是原本做得很熟練的事卻忘了該怎麼做,比如煮菜洗衣服這些天天在做的事一旦開始顛三倒四,恐怕也是有問題,或者已經沒辦法規劃事情或解決問題,判斷力顯著變差,也要小心了。

 

至於到了言語表達有問題或者寫字有困難,甚至搞不清楚現在的時間、季節或所在的場所,乃至於東西亂放,把鞋子放進冰箱,到了這種狀況,還沒就醫,就真的太離譜了。

 

以上這些指標還算容易分辨、但是失智症的表現人人不同,假如只是心情低落慢慢不再出門與人社交,或者情緒和個性改變,恐怕家人就比較不容易察覺。

 

失智症的原因很多,發生障礙的部位或惡化速度也會因人而異,如果是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失智症,通常會突然出現障礙,比如講話明顯出狀況,無法與人溝通,而阿茲海默症型的失智症,通常是大腦逐漸萎縮,所以功能的退化是漸進式的,初期患者還能夠流暢地說話,只是會用這個那個含糊地帶過他想不起來的事物。

 

如果發生在四、五十歲,算是早發型失智症,惡化速度會比六十多歲後才發現的速度快很多,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很重要。

 

在各種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是阿茲海默症。

 

罹患阿茲海默症最初會失去短期記憶,一開始的症狀也許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健忘,但是後來會失去空間記憶,常常迷路,經過一段時間後,疾病會進展到情緒不穩定與失控,語言障礙,甚至洗澡穿衣等生活基本活動也無法完成,最後連行走與吞嚥都有困難。

 

失智症的進展歷程或許很長,最令人恐懼的是在你可以察覺記憶一點一點消失的那個階段,也就是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慢慢不見,卻又無能為力,更令人絕望的是,你知道某一天後,你會變成全家人甚至社會的負擔,那種折磨是很痛苦的。

 

偏偏這種痛苦不是少數不幸的人才會得到,以目前的統計數字來看,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有十分之一的人會逐漸顯現著某種形式的失智症。

 

隨著年齡愈大,得到失智症的機會也就愈高,而活到八十五歲以上的人,就有一半的人會得到失智症。這在只要活過五十歲以上的人,幾乎大部分的人預期壽命會超過八十五歲的時代,失智症幾乎是每個健康走過青壯年期的人的重要威脅。

 

也因此,這些年有大量經費投入失智症治療藥物的研究,有好幾百個研究團隊研發了數十種的藥物,其中只有一種藥物核准上市,實驗結果證實可以暫時減輕某些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但是對疾病的惡化進展是沒有遏止效果的。

 

簡單講,截至目前投入難以計數的資源,希望能夠找到減緩或阻止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是完全失敗的。

 

原因是對於這種複雜且慢性的腦部疾病,無法用細菌感染以藥殺菌這種治療思維來解決。當大腦的認知功能一旦損壞到在生活中顯現出來時,數以十萬計的大腦神經早已死亡,大腦結構已經永久改變,要用單一藥物阻止或恢復的機會就很小,這也是失智給人印象是無法治療的原因,神經科醫師除了診斷與暫時的症狀改善之外,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不過近年的研究發現絕大部份的阿茲海默症是可以預防的,但是治療之道並不是服用什麼仙丹妙藥,而是操之在己。

 

 

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了營養不良、缺乏運動、長期壓力、睡眠不足,缺乏挑戰大腦的認知訓練。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使得認知能力下降,比如高糖與高飽和脂肪的加工食品會毒害大腦,我們大多數人整天坐在桌前或低頭看螢幕,但為了健康,我們需要規律的運動,而且我們承受強大的壓力卻沒有適當的方法來管理壓力,同時也很少人能長期有良好的睡眠,甚至我們的工作往往需要我們做重複性的活動,沒有讓大腦有新的刺激與發展。

 

不過「生活型態」的改變對於失智症的治療,雖然在理論在研究在案例實證都確實有效,但大多數人還是希望能夠發明有效的藥物,臨床醫療也習慣把「失智症」當成一種病來對抗,不會積極地要病人改變生活型態,甚至長期以來大家也都認為,像大腦這樣一個複雜的器官,不會受到生活型態的影響。

 

的確,改變生活習慣多麻煩啊!如果有一種藥吃了就會好,或者有一種手術,花幾天住院就解決了該多好,所有人,包括病人與醫生,都在尋找一勞永逸的「聖杯」,卻沒有人願意面對一個事實。

 

唯一的解決方案在自己家中,在我們的冰箱裡,我們也必須了解,只有在全身都健康時,大腦才會健康,全身各個器官與系統是相輔相成的,對身體其他部位有益的,對大腦也有益,同樣的,對大腦有益的,對其他器官也有益。

 

那麼,到底有那些良好的生活習慣要確實遵行呢?

 

第一是營養,儘量吃全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同時低糖低鹽且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再來是運動,儘量每個小時都要動一動,而不是久坐一整天再到健身房。

 

至於紓壓方式是靜坐、瑜珈、正念呼吸以及多接觸大自然,同時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接下來是復原力,主要是透過良好的睡眠讓身體得以修補受損的細胞,最後是要從事具挑戰性的活動或能促進大腦不同部位連結的多模式活動,有意義的社會參與對大腦的認知發展也有幫助。

 

改變生活型態其實沒有想像中難,只要我們有心,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社會,我們沒有理由繼續偷懶。

 

不過即使所有該做的事都做了之後,我們自己或我們的家人還是有可能會罹患失智症。

 

有的學者指出,若輕度失智症也包括進去的話,估計十年內每三位老人就有一個人失智,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失智症的病程是一個漸進式的退化疾病,從初期的輕度,進展到中度及完全失能的重度,是一段不可逆的過程,醫療與照顧只能延緩進入極重度的惡化時間。

 

整個病程可能長達十至十五年,甚至到二十年之久,而且每個失智症患者的臨床表現都不太一樣,若是身為家屬,不知道那一天長輩會進展到最嚴重的情況,最好趁著患者還有行動能力的時候,多帶他們出門走走,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也藉此凝聚家人的感情。

 

面對失智不用害怕,更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畢竟誰都有可能失智,在日本他們會告訴周邊鄰居,說明父母有點失智,拜託鄰居若是看到他單獨一個人時,請聯絡自己。只要患者周邊的人都理解,能夠彼此互助,患者也可以享受美好人生。

 

以正面的態度陪伴失智症患者,或許我們可以想像他們正逐漸走回自己過往的世界,千萬不要殘忍的硬是把他們拉回已無法辨識與理解的現在,而是溫柔地走進他們的時光中與他們共處。

 

或許我們可以轉念的思考,長輩是返老還童了,一步步退回到叛逆的青少年及天真的童年,雖然這一刻我們跟他講的話,下一刻他就忘了,但是他還是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不要爭辯,更不要用道理和規定來勸說失智者,因為這是沒有效果的,甚至會引起他們激動的反應,或者傷害了彼此的情感。

 

由小說改編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裡面有一段話很動人:

 

「我的昨天隨風而逝,我的明天無人知曉,那麼該為了什麼而活?我謹守一日哲學,決定活在當下,不知到了哪一個明天,我將會忘記自己曾經站在你們面前發表過演講,即便這些記憶在未來沒有被遺忘,並不代表我們有認真把握今天的時時刻刻。即使終究會忘記今天發生的事,也不表示今天一點都不重要。」

 

失智症最令人害怕與傷感的就是,因為失智導致的遺忘,讓我們所創造而擁有的獨特世界也隨著疾病進展而逐漸消失,那些令人懷念的往事與精彩的人生也一點一點不見一點一點慢慢地死亡,作家米蘭昆德拉曾說:「死亡之所以讓人害怕,不在於沒有未來,而是失去過去。而遺忘,就是一種出現在生命中的死亡。」

 

或許失智症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讓我們真切體會到擁有當下並且珍惜時間,以愛去擁抱萬事萬物,因此,對於記憶,我們不是失去它,而是曾經擁有它,在愛中,那些記憶將留存在我們心中,彼此不再孤單。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偉文隨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