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變化讓大家高度緊繃,但相較其他國家,台灣其實過了一年半有如平行時空的太平日子,現在,才開始體驗Covid-19生活。借鏡他國經驗,包括美日等都有數據顯示,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家庭暴力求助案例大增。
家人間相處不是容易的課題,每年春節4、5天的團圓時間,常讓很多人崩潰,而這還是可以群聚到處活動的狀態。
現在是關在房子裡面,網路上有梗圖說,「 比起打疫苗,很多家長最近想打的是幼苗!」其實,有幼童照顧反而可以分散注意力,那些早已存在的婆媳問題、親子衝突、夫妻、手足互看不順眼,無處可逃需要直面,這樣的張力才是可怕。
一、減少三密 創造和諧氣氛
疫情讓人害怕、焦慮、緊張、生氣,家人間無法好好相處,會更激化這些負面情緒,家庭暴力這樣的事情一定要避免,防範暴力外,還要進一步注意家人在相處之道,以免防疫戰爭還沒打完,親密關係先陣亡。
其實,減少「三密」-「密閉、密集、密接」,更是在家防疫的重要原則。
在家活動空間受限,被迫緊密共處時,運用減少「三密」精神,就能減少衝突發生的機會。
二、透過整理,讓一人一世界
另外,台灣居家空間普遍不大,都會區常見的公寓規格三房兩廳,客廳、餐廳、臥室,或再加個書房,空間就這些,繞來繞去總會碰到人。
把動物關在一個小籠子,久了就會開始互打起來,而人雖有理性,但在同一空間過長,自然「ㄚ雜」起來。居住環境的研究也顯示,居住在狹隘和環境差的空間,成人會有較高的暴力傾向,也會有較高不安全感、不穩定感、壓力大。
空間大小沒有辦法一時改變,但我們可以透過整理的方式讓空間變舒適一些。密閉的空間盡量疏通,藉這個機會斷捨離,不要讓用不上的物品,佔據了寶貴空間。動手整理是擴充空間最有效益的做法。
家裡需要權充辦公室、教室、娛樂場等多功能,理想的狀態是一人一室,例如夫妻同時需要居家上班,可以一個在客廳,一個在臥房。只能共用同一空間的,也要劃分好個人專屬的辦公、學習空間,一張小茶几、一個小角落,都好。
有個人的專屬空間、位置,可以讓人有安定感,人安定了也能降低急躁,減少衝突。
三、分割時間,減少密集接觸
疫情前,一家人上班上學,加班應酬補習社交,家人能同在共處的時間能有4、5個小時已經算多了,但現在能不移動就不移動,家人相處時間可以長達24小時。
許多家中掌廚者哀號,一早被問「要吃什麼?」,不然就是問家人想吃什麼,回答「簡單煮就好」、「隨便」、「都可以」,然後菜一上桌,小的說「我不要吃」,老的說「沒有別的嗎?」很忍耐才能控制自己不要把筷子當箭射過去。
還有一種是,被當媽祖婆要有求必應。一位朋友說,「我家充電線不見了、有蟑螂、沒有飲料、怎麼會停電、慢性病藥沒有了,不看診可以拿藥嗎?……通通來找我」,快崩潰地她說,「1999(台北市單一陳情系統)會塞機,我是隨時要馬上辦」。
以上是相處失衡的徵兆,接下來很容易就變成衝突,或者累積不滿、怨懟情緒。
非常時期,相處已經很密集了,不能讓時間再被密集的使用著。把辦公室那一套拿出來,首先權責劃分,不要將家務集中集中在單一人身上。然後,把時間表列出,貼在門口貼在冰箱都好,讓大家知道你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教大家尊重你的時間運用。
有意識地讓頻繁的接觸降載,才能換得有品質的互動。
四、親密不緊密,保有各自餘裕
許多人錯把緊密當親密,把家人的事都當成自己的責任,無形中侵入他人的界線而不自覺。尤其,疫情讓人焦慮,人在焦慮時,特別會想控制或是依賴別人,想緊緊抓住對方。
這時,要有意識提醒自己不要過度干預他人的生活,例如子女關在房門內,就不要硬要敲門要她/他出來吃飯,先生要熬夜也不用生氣他不早睡。
天下的事情分為「可控的」與「不可控的」。區分的原則很簡單,無法操之在己的都屬於不可控,家人當然有自己的意志,當然是不可控的:過度的控制、依賴只是徒勞增厭,但我們做自己可控制的部分。
例如,先生熬夜趕報告,不用去喊停,因為要不要停下來決定權在他,是不可控的。但是,你可以幫他泡杯茶或是問問要不要吃點小東西,這個決定權在你,是可控的。
適當的距離拉開來,相處上也才能有轉圜自在的餘裕。
五、記得,疫情會過去、親密是一輩子
家人間的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防禦病毒維持身體健康,同時也要注意心理的防疫,保持平穩的情緒,運用減少「三密」技巧相處,並且多開口對家人說說「謝謝你」、「沒關係」、「慢慢來」、「你做的很好」、「還好有你」。
疫情會過去,但家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可是一輩子,轉個念,危機也是轉機,能有這麼多的時間可以共處,值得藉此好好經營,創造共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