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家屬用乖乖桶裝骨灰還很驚訝,現在已習以為常...火葬場技工:說到底就只是個容器

第一次看到家屬用乖乖桶裝骨灰還很驚訝,現在已習以為常...火葬場技工:說到底就只是個容器

圖片僅示意

在我工作的火葬場,通常是在火化當天,家屬先把罐子送來放著,等到火化完成後,直接拿罐子來裝,所以這裡有個臨時放骨灰罐區。

 

有些造型比較少見的罐子看起來特別顯眼,我們經過時總會多看幾眼。因此,老學長也有個癖好,喜歡拍一些比較奇怪的罐子。

 

有一次,我裝到一個特別輕的骨灰罐。「這個罐子好特別,感覺好像是塑膠的。」我對禮儀師說。

 

他回答說:「沒錯呀,這就是塑膠的。」

 

我大吃一驚,問:「你們開始賣塑膠罐子?」

 

禮儀師苦笑著說:「不是啦。現在消費者意識抬頭,我們生意很不好做。像以前買罐子,哪有人在比價的。通常我們自己公司的案件,喪禮由我們做,推薦罐子給客人,他們埋單的機率很高。現在不一樣了。今天這位的家屬在前幾天跟我們說,我們家的罐子和網路上的相比,價格差很多,他直接上網買就好。材質就不說了,你看,這個罐身跟上蓋根本對不好,唉,真是……」

 

我在一旁聽著,只是笑了笑。

 

在冰庫時,我曾因見到有家屬用乖乖桶裝骨灰而驚訝,但現在已經滿習慣了,其實就只是個容器。我自己是嚮往「灑葬」,所以這東西我只是看看,尊重每位家屬的選擇。

 

有些人覺得要選陶瓷的,外面有漂亮彩繪;有些人喜歡玉石,紋路好看,還有感覺住起來很涼;有些人專注於內膽要豪華;有些人考量到預算要節省。老學長則是堅持不選綠色的,因為綠色的上蓋,蓋在頭蓋骨上,感覺有點……總之,每個人考量的地方都不相同。

 

某天,我幫一組家屬裝罐子,發現他們用的罐子很特別,是花瓶。我一度疑惑,心想:這是不是像花瓶的罐子呢?

 

結果家屬說:「這就是花瓶。」這是他們母親生前最愛的花瓶。母親告訴孩子們,等她走後,就讓她住進去。

 

我望著花瓶,先試試看手能不能放進去,因為這樣才能將骨頭慢慢放進瓶子裡。

 

瓶身上,是一副仕女划船圖。

 

我問:「上面沒寫往生者的姓名和生歿年分,沒關係嗎?」

家屬搖搖頭,說:「沒關係,這個瓶子很好認的。」

 

我再問:「那……哪一邊是正面?」

家屬指著瓶身上的仕女圖,說:「這邊就是正面。我媽之前說過,她想和這個仕女一樣,寄情於這美麗的山水中,悠閒地划著船,所以她要用這個仕女當正面。」

 

這位媽媽的浪漫,還有兒女完成母親遺願的心意,都讓我很感動。

 

在裝罐的過程中,子女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雖然他們沒有喊佛號,也沒有特別說什麼話,但是我感受得到他們對母親的祝福,透過專注凝視的眼神,暖暖地送到了罐子裡。裝罐到最後,要將頭蓋骨放到最上面。當我準備蓋上頭蓋骨時,家屬們拿出一些飾品,問我:「這些,可以讓媽媽帶走嗎?」

 

我觀察一下罐中的骨頭部位,想了想,有點不好意思地提出建議:「這樣好了,我幫你們把項鍊圍繞著媽媽的脖子放,這樣感覺好像她戴著項鍊。」話說出口時,我有點臉紅,覺得自己人微言輕,就算他們不能接受,我也不意外,只是會很尷尬。沒想到家屬們接受了我的意見,也認為正該如此。

 

其實我邊放也邊疑惑著:這樣做,往生者真的會戴上嗎?但是裝完後,看著家屬的臉,才發現答案很明顯。

 

原來,我服務的不是往生者,而是活著的家屬。

 

最後一步,就是要把罐子封起來,可是這是個花瓶,沒有上蓋啊。這時,家屬們拿出一個他們事先量過尺寸的碗。

 

我將碗封在花瓶上,不需要對中間,不用對紋路,整個也不是一體成型。但,這是一個好看的罐子。因為是逝去的那位,最愛的東西。

 

他們帶著那個屬於往生者遺願的「罐子」離開的時候,我想起了當年的乖乖桶,是不是我誤會了什麼呢?

 

作者簡介_大師兄

《你好,我是接體員》熱銷近四萬本,「全民大劇團」改編同名音樂劇,並已出版有聲書,另有電視劇籌備中。已售出中國、韓國版權。PTT媽佛版「接體員的大小事」系列文章原作者。在殯儀館工作多年,從接體員到火葬場技工,正朝著意想不到的道路,邁出下一步。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火來了,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