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你好」是插手介入別人的人生劇本!學會放手分離與祝福,父母孩子彼此才幸福

「我是為你好」是插手介入別人的人生劇本!學會放手分離與祝福,父母孩子彼此才幸福

小孩子不寫功課,誰會倒楣? 當然是小孩,可是父母親看不下去,教了、念了甚至毒打一頓,小孩子還是不寫,很多父母親乾脆幫孩子做完他們的作業。

 

父母幫忙寫完一次、兩次,這關係就定調了。你會開始聽到許多父母無奈的表示,拿小孩沒輒,淨說小孩沒用、沒有責任感;再不用多久,你會看到這個家庭,即將上演親子關係的衝突戲碼了。關係定調之後,求神拜佛也沒用,除非其中一方願意去改變既成的關係結構,否則只會越來越嚴重。

 

在關係的處理上,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關係定調了,就是在彼此認同合意下發生的。然而你在一剛開始就可以不要的,不要做了又來抱怨,這種人不僅不善於處理關係,心理更是有病。

 

人與人的關係之所以這麼緊繃、有那麼多的紛爭,是因為一開始我們就習慣大剌剌的進入他人的生態,指揮甚至干涉他人該怎麼完成他們的工作,我們總是無法與關係做出有效的分離,最後沒有人是舒服的。

 

「那小孩課業成績跟不上該怎麼辦? 難道要等到成績荒腔走板,學校都打電話來了,我們做父母的才要去正視這個問題嗎?」

 

當然不是!「一切都是為你好!」這樣的以愛之名,才會延伸出許多報復行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許許多多的「為你好」,其實是父母親自己過不去,他們覺得臉上掛不住,沒有勇氣面對孩子成績不好的事實,其實都是父母親自己的虛榮心所害,最後把壓力轉嫁到小孩身上。父母親內心有沒有一丁點虛榮的成分,小孩子心知肚明,他勢必會對此做出某些回應。

 

「一切都是為你好。」這種以大對小、以上對下的家長式作風,只會讓關係掉入了泥淖。一方面我們已經預設了「你的生活由我來作主」,內心會不自覺的投射出一種:「對方沒有相應的能力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聲稱「我是為你好」的人,很喜歡插手介入他人的人生劇本,但他們並沒有要承擔責任的打算。不經思考的善意,往往在關係中會是一場災難,在「我是為你好」的糖衣包裝下,受傷的永遠都是他們想要幫助的人。

 

那怎麼辦?

 

認同與給予。我們必須同理、認同當事人做出的每一項決定,並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與力量,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本應獨自面對這一項課題,在對方沒有請求的前提下,我們只要看著、認同並給予祝福就好。

 

這才是關係定調養成的必經過程,才能做到分離帶來的成長。

 

在家庭結構中,橫向的夫妻關係遠大於直向的親子關係。但現在很多父母親都把重心放在小孩身上,小孩長大之後要如何與父母分離、切割,將是小孩的最大課題。

 

孩子長大後會有自己的另一半,這婚姻關係與原生家庭關係就會產生很奇妙的氛圍,父母明明祝福小孩成立自己的家庭,可是小孩在與父母長久的關係定調下,卻無法恰當的與父母關係分離。

 

就算再親密的親子關係,如果沒有辦法分離,就是一種拒絕成長的心理狀態。從這一段親子關係中,可以看見父母與孩子的內心都是脆弱的,他們都害怕失去對方,他們只想陪伴在彼此身邊,離不開彼此。

 

沒辦法分離,就沒辦法祝福彼此。這樣的愛只會讓雙方更有壓力,孩子在接受新的愛,並與其共組新家庭的時候,許多原生家庭關係的問題將一一浮現。

 

 

健康家庭的鐵則:

 

1.所有關係均不可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先處理橫向的夫妻關係,再處理垂直的親子關係。

 

2夫妻關係是家庭中的第一定律,夫妻同調,家庭教育才有力量。

 

3.夫妻關係擁有發言權,家庭便穩如磐石。

 

要落實這樣的家庭關係,我們隨時要提醒自己並鼓勵身邊的家人:

 

如果你是兒子,要隨時提醒自己,爸爸才是媽媽最愛的人,我真心祝福他們。

 

如果你是女兒,要隨時提醒自己,媽媽才是爸爸最愛的人,我真心祝福他們。

 

如果你是父親,要讓女兒明白,我好愛妳,但媽媽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人,我也祝福妳找到能陪伴妳一生的人。

 

如果妳是母親,要讓兒子理解,我好愛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人,我也祝福你找到能陪伴你一生的人。

 

我不管從事什麼工作,一直到後來出來創業,家裡對我都是支持,我不用擔心他們是不是會不高興,生氣了怎麼辦?

 

一直以來,我的腦袋裡都沒有這一層顧慮,不管我做了什麼決定,我腦海中都不會閃過他們感到委屈難受的神情,他們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很感恩我的父母送給我這麼棒的生命禮物。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游祥禾 每天練習,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有承認自己的無知與錯誤,才是內心力量最強大的人》,布克文化出版,游祥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