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7…身邊有人確診,居家隔離到底該怎麼做?一張圖看懂4類對象、7種「檢疫強度」

3+4、7+7…身邊有人確診,居家隔離到底該怎麼做?一張圖看懂4類對象、7種「檢疫強度」

本土疫情海嘯來襲,隨著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確診與匡列檢疫強度也不斷滾動修正。5/8新制上路後,民眾對「居家照護」、「自主防疫」、「自我健康監測」與「自主應變」等定義往往一頭霧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特別整理圖卡,帶大家看看自己究竟屬於哪一類對象?如果確診或被匡列,又該怎麼做?

 

 

一、確診者(7+7)

 

7天居家照護:輕症或無症狀者,且符合居家照護健康及環境需求條件,待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或採檢日滿7天,就能解除隔離,無須再採檢,解隔後進入自主健康管理。

 

7天自主健康管理:已結束居家照護者,無須快篩就可以外出,但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二、入境者(7+7)

 

7天居家檢疫:所有自外國入境者,入境時進行採檢,於7天期滿且期滿當日快篩陰性,則進入自主健康管理。

 

7天自主健康管理:已結束居家檢疫者,無須快篩就可以外出,但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三、密切接觸者(3+4)

 

3天居家隔離:包括「同住親友」及「住宿同寢室友」,自最後接觸(第0天)隔日起算居家隔離3天,收到接觸者匡列時進行快篩,隔離3天後進入自主防疫。

 

4天自主防疫:已結束居家隔離者,或是被匡列時已逾隔離期間、但仍在自主防疫期間者,快篩陰性必要時可外出。學生必須於自主防疫期滿次日進行快篩,結果陰性方可上學。自主防疫者同樣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四、其他民眾

 

●自我健康監測

 

密切接觸者之接觸者,若密切接觸者篩檢陰性,可解除監測;確診者之同場域工作者(高風險24小時內,適當防護接觸大於15分鐘),無症狀且接種3劑疫苗滿14天者,健康監測至最後接觸天滿7日。這些人都要避免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及聚會等活動。

 

●自主應變對象

 

確診者之同班同學、同場域工作者,依「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採自主應變措施,含依感染風險程度實施防疫假、停課等。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