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擁有獨立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感知世界角度的權利;清晰的心理邊界也意味著有能力區分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也就有能力區分「我認為是那樣」和「現實情況是那樣」之間的區別。
但是因為這個心理邊界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常常被忽略。不過,當我們的邊界被入侵時,我們是可以感受到的。
比如當上司要求你幫他做家務時,你會感覺到自己被安排了超出工作範圍的事,會覺得不舒服。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但是我的確見過這樣的老闆,他叫司機幫他接送妻子、送孩子去幼稚園,叫財務人員幫他買很私人的物品,叫員工加班幫忙打掃他家卻感覺是天經地義等。
很明顯的,他混淆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混淆的來源,就是他的心理內部缺少自己與他人的邊界、工作與生活的邊界、老闆與主人的邊界等。
心理邊界的缺失,會導致許多關係的混亂,上面提到的老闆,看起來混淆的是工作與生活關係,但其實混淆的遠不止這些。
首先,他的管理一定是混亂的。當一個管理者無法區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時,他也就無法區分自己和員工各自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管理自然會變成一團亂麻。其次,他手下的員工內心會是崩潰的。
因為他的內心缺少心理邊界,導致他在人際關係中無法健康地感受你是你、我是我,所有的期待、情緒、責任都攪和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歸屬於誰,所以,他也就缺少尊重他人獨立於他的能力。
在他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混在一起的,大家應該有相同的想法、行為、情感等。
這就像是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條胳膊、一條腿,每個人都可以任意驅使別人,而別人有不一樣的想法、情感是無法被接受的。
因為他認為,在他的世界裡「怎麼可能有一個具有與我不一樣的思想,不一樣情感的人!」而他作為老闆,就更會認為其他人都是理所當然為滿足他而存在的。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員工的內心有多麼痛苦就可以想像了。
再次,這個老闆註定是要承受種種挫敗感。因為他缺少心理邊界,導致他無法對世界產生現實性的認知,但世界不會以他期待的方式運轉,所以他的混亂一定會在生活中常常碰壁。
糟糕的是,他碰壁之後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他無法理解是自己的功能有問題,而是認為世界在苛求他。
而在家庭中所發生的邊界不清,與工作中是類似的:父母不敲門就闖進青春期孩子的房間,因為「連你都是我的,你還有什麼可以背著我?」
父母缺少心理邊界導致孩子的憤怒無處排解,孩子的獨立需要無法獲得承認,待到孩子成人後,就有可能成為一個缺少獨立能力又易入侵他人空間的人。
寡母自己帶大的兒子結婚了,母親一定要一起住,還時時幫兒子搓個背等。看起來是母子情深,實際上母親已經入侵了小家庭的生活。
孩子結婚後,夫妻就已經重新組成了一個核心家庭,此時父母必須退到周邊空間,這種結構的家庭才能獲得健康發展。如果母親涉入兒子生活過深,必然會影響到核心家庭的運轉。
家庭聚會時,某個好心的家庭成員不斷把自己認為好吃的飯菜夾給「左鄰右舍」。
如果接受的人並不喜歡這些菜,自然就會感覺到負擔,何況「被夾菜」在感覺到被照顧的同時,其實也會有被控制的感覺,但一切發生在被照顧的表象之下,這可能又讓當事人非常難以拒絕,不舒服只能壓在心裡。
為了避免此種情況再度發生,他可能會選擇迴避下一次聚會。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異性充滿好奇,開始發展與異性的親密情感。
父母於是開始焦慮,感覺如果不好好控制,孩子會出現各種危險,這就是無法區分幻想與現實。
父母的恐懼除了來自文化中對性的禁忌,還有可能來自父母成長中未解決的衝突:自己的青春期就是受限的,或者自己的青春期衝突尚未解決等。當父母試圖去控制孩子時,其實也有可能是借助於控制孩子來控制自己早年的衝突。
家庭中的邊界不清很多時候是在「愛」的幌子下發生的,明明是將自己的喜好、期待等加諸在別人身上,還要扣上一個「為了你好」的帽子:父母逼孩子學習是「為了你好」,其實緩解的可能是自己對未來不確定的焦慮;阻止家庭成員做出某個新的嘗試是「為了你好」,其實可能只是將自己無力的部分投射給對方,這個投射本身可能就限制了對方的能力;不斷地傳授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對方是「為了你好」,其實這可能恰恰阻礙了對方真實地面對世界等。
總之,當一個家庭中的成員缺少心理邊界時,就有可能理所當然地入侵他人的心理空間。被入侵的人為了保護自己,也會做出種種反抗,於是明裡暗裡就會有很多的衝突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的確是無法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係。因為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
只有彼此尊重的獨立,才有可能允許彼此的獨特性、差異性自由存在,這樣的關係才能使彼此都舒服。只有彼此都舒服的情況下,真實的親密才會發生。
座位有限,立即報名!【擁抱熟齡 幸福必修學分】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 10月25日邀您解鎖健康、精采的人生!https://supr.link/J9uY0
(本文摘自《父母並非不愛你,卻又讓你傷痕累累的「隱性虐待」:如何療癒童年傷痕,走出原生家庭所給的痛苦情緒》,方言文化出版,王雪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