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出現的恐怕是「照顧者症候群」,這不是正式的醫學名詞,而是病患家屬在長期照顧病人之後,自己本身出現的各種身體與心理不適現象的統稱。雖然說,憂鬱是一種情緒,憂鬱症是病,但憂鬱久了可能變成病症,的確不能輕忽,而且長期照顧者確實是憂鬱症的高風險群。
不知道怎麼做對方才會滿意?是許多憂鬱症患者家屬的困擾,尤其愈親密的人,愈容易感到動輒得咎。俗話說,關心則亂,愈在乎的事情愈容易失了方寸,像芊芊急著想要幫助先生解決問題,找了很多秘方、也去上成長課程,希望他可以將心情傾吐,常對他說:「有心事要講出來啊!」
芊芊積極行動,卻換來先生的怒目相視,要她不要雞婆。這些反應讓她很受傷,看著先生無力振作,自己又被拒於千里之外,芊芊哭著說:「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
說不出的憂鬱,引爆生活地雷
芊芊的關懷,先生是知道的,但他也不了解自己怎麼一回事,「就是很難受啊,有什麼感受好說的?」
有些人比較壓抑自己的情緒感受,平時問他們都未必有辦法說出來,何況憂鬱症成因複雜,有生理、心理等因素,非要強迫他們說出個原因,只會額外造成壓力。
憂鬱症發作的人本身處於自我價值感低落狀態,光是應付自己的情緒已經艱難,又常自責、羞愧自己怎麼一些小事也做不好。尤其,傳統教育要求男人剛強堅毅,要向他人呈現脆弱一面是不容易的事情。對於太急切的關心,要嘛假裝自己沒事,不然就是直接發火,拒絕身邊人進一步的「逼近」,芊芊的先生就是一例。
關心不對,不關心也有錯,屢屢被拒絕的家屬,會覺得生活處處是地雷,任何話題與事情,都能夠引爆情緒。
每個人對關心的感受的不一樣,芊芊需要的是比較親暱的關懷,但先生想要的是被「正常」看待,不要太聚焦在要他改善「問題」。如果芊芊可以先詢問先生希望她怎麼做,也許兩人可以少受一點苦。
陪伴的「三不原則」,照顧不踩雷
關懷、傾聽、同理、陪伴,是患者良藥,但陪伴時要注意「三不原則」:
1、不要給建議
患者是受苦的當事人,能試的方法一定都試過或想過,旁人建議是他知道但做不到的,過多建議只會製造當事人壓力,讓他們更加沮喪;可用邀請取代建議,例如將「你應該要多運動」,改成「我們要不要一起出門走走」。
2、不要提出批評
不要對患者說,「你就是太容易鑽牛角尖」、「你就是太好命」、「知道家人有多擔心嗎」這些批評的話,批評只會讓患者覺得不被理解,會覺得更孤獨,也會加深自我厭惡。
3、不要做比較
不要拿別人例子,意圖用「激將法」刺激患者;不要說別人有多慘,還不是樂觀又堅強。痛苦無法比較,何況多數時候患者就是因為過度努力、過度自我要求,才會受不了。
照顧好自己,避陷入惡性情緒漩渦
陪伴憂鬱症患者,自己長期在低氣壓的情境裡也很耗能,雖然知道對方不是故意,但有時也跟著起衝突,或遭遇耐心用盡的挫折,讓人陷入低潮,演變成彼此的惡性情緒漩渦。所以,陪伴者一定要注意也要照顧自己:
●辨識自己的壓力臨界點,一旦意識到身心瀕近臨界點時,一定要求助,避免陷入惡性壓力。
●忍不住發脾氣之後,不要被罪惡感吞噬,一昧自責自己不體諒對方。人不是機器,難免會有情緒,過多的自責對彼此都沒有幫助。
●尋找支持資源,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讓幾個朋友了解你的處境,可以讓你倒倒心情垃圾。
●養成照顧自己的習慣:運動、寫心情日記、接近大自然、瑜珈、冥想、按摩、與朋友聊天、與寵物玩…,這些是我用來照顧自己的方法,對我有顯著放鬆效果。
●接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醫療交給醫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員接手,復原的速度或快或慢,再關心也無法為患者負全責,專心做好陪伴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