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產業景氣會與GDP年增率一致,特別是龍頭公司的業績。
如果GDP年增率是正成長,我們就可以說一個國家的經濟是成長的,公司業績通常也會來到高點;如果GDP年增率衰退了,那就是經濟不景氣,通常是景氣循環股公司業績將開始走下波。
所以GDP年增率的高低,短期可以判斷大盤走多還是走空,但長期還是要看「利率」與「匯率」兩項指標的走勢,也就是所謂「資金行情」。
GDP的組成包括─
個人消費支出(C)、國內民間投資毛額(I)、政府支出(G)、淨出口(X - M)。
時常在媒體上聽到內需與外需:
.內需指的是個人消費支出(C)加上投資(I)及政府支出(G)
.外需指的是淨出口。
公式:GDP = C + I + G +(X - M)
以美國為例,構成美國GDP要素最重要就是消費,所以美國為內需大國,消費占GDP比重近七成。
若消費穩定成長3%,對GDP將成長近2.1%;反之,若消費疲弱減少3%,則GDP將衰退近2.1%。其餘包括投資、政府支出及淨出口等細項,占GDP比重均不超過兩成。
什麼是經濟成長率
由於經濟成長率是一個比較值,且與前一年同時期比較,因此成長率的高低會受前一期的高低影響。也就是說,若去年同期經濟表現好,那今年要大幅度成長就不太容易;反之,若去年同期表現不好,那今年就比較有可能出現大幅度成長。
美國將GDP季節調整後,又分為「年增率」及「季增年率」。
年增率:將今年當季與去年同季相比。
季增年率:每季GDP 季調後絕對值年化(×4),並將此數值與前一季相同計算後的數值比較。
為什我一直強調,長期只有資金行情?因為利率對經濟的影響深遠,如果從消費端與企業是否增加資本支出來探討,利率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變數,因為貸款利息影響企業資本支出能力,因此一國景氣好壞也都將受到利率的影響。
當景氣大幅度衰退,央行將調降利率促進刺激景氣,利率如果夠低,縱使景氣不佳,股市的基本面雖然不好,股市還是會漲,也就是大家時常聽到「無基之彈」的股市用語。
當景氣漸漸從衰退到復甦、成長,利率雖漸漸開始往上調升,利率在相對低之下,整個市場資金還是相當充裕,再加上此時整個市場的人氣暢旺,股市往往還是往上漲。
當景氣繁榮時,此時利率相對高了,股市因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導致市場資金大幅度抽離,股市於是泡沫崩盤。
為什麼美國聯準會要持續調高利率?原因在於經濟持續熱絡,有通貨膨脹之虞,利率持續往上調,到最後一定會讓過熱的經濟泡沫化。
如1929年經濟大恐慌、2000年網路泡沫及2008年金融海嘯皆是如此。簡單的說,緊縮貨幣才是戳破泡沫的真兇以史為鑑,美國聯準會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才是讓經濟進入長期衰退的最主要原因,可以從下述得證:
❶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最高為6%
❷ 2000年,網路泡沫─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最高為6.25%
❸ 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最高為5.25%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認為獲利佳、前景好的公司,股價不一定會漲;經濟成長不一定會刺激股市。這位德國證券界教父指出,股市的多空趨勢取決於兩個變數:一是資金,二是人心。
美國股神巴菲特曾說過,假如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未來十年維持在2.3%附近,道瓊工業指數在五十至六十年內有機會上看10萬點。
科斯托蘭尼與巴菲特兩位股神一致認為在低利率環境下,股市才有機會上漲與創新高。
經由對國際金融情勢的分析與掌握,我認為台股長期趨勢的多空判斷,取決於「利率」與「新台幣匯率」這兩項指標的趨勢變動,不是GDP,更不是其他經濟指標!
分析國際情勢時,切記把所有經濟指標放兩邊,「利率」、「匯率」擺中間。
簡單的說,搞懂利率與匯率變化,縱使是小白,也可以成為長期贏家。
各國央行是股市超級的主力
跟著蒼蠅走會找到廁所;跟著蜜蜂走會找到花朵;跟著央行走會找到財富。
投資人一直透過各種方法或工具,想盡辦法要找出股市中主力的動向,事實上,股市最大的主力就是各國的央行!當利率接近零,代表各國都在撒錢,這將導致資金氾濫,股市一定漲,這也說明市場主力─各國央行在作多。
其中以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動向,投資人要特別關注,這不僅與美國景氣興衰息息相關,對全球股市影響更巨。
股市隨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高低轉多或翻空
調降利率為多方 〉〉〉〉〉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美國QE政策就讓美國四大股市大幅創下歷史新高,台股指數2017年5月正式站上萬點,且上演萬點的行情。
調升利率為空方 〉〉〉〉〉
美國聯準會在2015年在12月首度升息1碼,2018年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來到2.25%~2.5%,2018年11月十年公債殖利率不但突破3%,最高來到3.24%的高點。
2018年10月,台股因美國調升利率與十年公債殖利率飆升至3%以上,造成台股跌破10,000點大關,最低來到9,400點。
而近三年以來,我們目睹了最新的例子:
調降利率為多方 〉〉〉〉〉
2020年COVID-19肺炎疫情,美國聯準會以處理2008年金融海嘯的規格,同樣開出「零利率+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次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規模更大,達到9兆美元,美國四大指數又創歷史新高,台股最高來到18,619的歷史高點。
調升利率為空方 〉〉〉〉〉
2022年3月聯準會調高利率1碼,接下來5月、6月、7月、9月持續高利率與縮減資產負債表,美國四大指數與台股開始同步走空。
上述印證了,股市漲也是利率,跌也是利率。延伸到任何投資商品都適用這個共同特性:只要資金還在,就一定漲!真正掌握資金的「超級主力」─各國央行,一旦落跑,你的投資就會打水漂。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別跟聯準會作對,因為你永遠贏不了!」(You can't fight the Fed)。
2022年9月,美國聯準會再度升息3碼,英國、瑞士與挪威等十大已開發國家央行,在九月升息幅度累計已達350個基點(14碼)。從這波升息循環啟動以來,十大已開發國家央行已共升息1,965個基點。
世界銀行也在當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各國央行相繼升息抑制通膨,將造成全球經濟出現五年以來最嚴重的放緩!全球央行緊縮貨幣的結果,當然造成2022年股市跌跌不休。
所以投資人切記切記,一定要跑得比央行這個超級主力更快!
特別是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站穩3%,美元指數突破105且趨勢持續往上,此時,美股與台股指數及新興市場股市,將可確定空頭來臨。
因為美元指數大幅度升值,代表美元從大部分國家撤出,資金流回美國,包括極度依賴美元的新興市場,為什麼美元回到美國,當然就是美國聯準會在市場收回資金。
不看指數相對高低,要看利率的方向
2017年5月台股指數正式站上萬點,投資人看到持續維持在萬點以上,心裡總是想著:「台股接下來的漲幅有限,風險很大」。如果從相對數字來看台股指數,這樣謹慎的想法應該是正確的。
從1990年至2017年5月11日期間,台股只有三次收盤價站上萬點,且台股每次上萬點維持天數都相當短,幾乎每次上萬點後就又快速反轉向下,讓投資人傷痕累累。
•1990年2月,創下當時的台股歷史高點12,682點,此次上萬點的交易日也僅僅維持65天,之後崩盤而下,直到2,485點才止跌。
•1997年台灣在高科技產業帶動下,台股創下10,256點的高點,但僅9個交易日維持在萬點之上。
•2000年因網路與資訊科技相關類股股價聯袂大漲,台股在2月攻上10,393點,同樣也僅有11個交易日指數在萬點之上。
所以從相對數字來看,台股指數持續在萬點,風險確實相當大。
但考慮到2008年之前,美國只用調降聯邦基金利率的寬鬆貨幣政策救衰退的經濟。2008年之後,聯準會除了調降聯邦基金利率,又加上「無限量化寬鬆政策」拯救衰退經濟。
此時將導致整個金融市場資金氾濫,創造股債雙雙大漲榮景,呈現在2022年的過去十年上,投資人只要有投資股市或債券都可享有讓人驚豔的報酬率,例如:反映在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2021年的EPS分別為12.11元與10.34元,雙雙創歷史新高更是如此。
如此一來讓金融機構在推銷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平衡式基金或各項ETF等金融商品,都用過去十年的平均報酬率做為推銷的話術,這往往會誤導投資人。
而今,台股最高來到18,619點,投資人體驗到過去未曾有過的從10,000點大漲至18,000多點,又喜又憂之下,投資人又不禁回頭找出過去經驗,套用以往認為風險很大的10,000點的台股指數經驗,推論出台股指數不可能大幅度下跌至10,000點低點的結論。
但請注意了,有這樣思維的投資人是非常危險的。
什麼是相對低點?當台股指數從18,000點跌至15,000點,一定有一些投資人認為台股指數夠低可以大量買進,隨著台股指數跌至14,000點、13,000點、甚至跌到10,000點,下跌的過程中,一定有投資人認為台股指數已經來到低點可以大量買進的價位。
孰不知,股市永遠不變的特性:「漲的時候,漲到投資人無法相信,反之亦然,跌的時候,也會跌到投資人無法相信。」
投資人如果只會憑相對高低點,做為股市進出依據,沒有正確理解台股多空原因,正好應驗了股市中的一句話:「新手死在山頂上,老手死在半山腰。」
股市熱絡的氛圍下,小白投資人腦海中只想到獲利,卻忽略了高風險,往往買在股價高檔區而不自知,成為股市裡的最後一隻老鼠;而老手投資人雖比較容易在高檔區有所戒心,想在股價下跌的相對低點買進,沒想到卻常是在中途接刀,也就是所謂死在半山腰。
試著回憶一下,台股因為疫情下跌至8,523點時,當時應該沒有投資人會認為台股指數有機會上18,000點以上。
另一個例子,也在疫情期間,相信沒有投資人,會認為美國西德州原油出現史上驚人的「負油價」,一度跌到每桶-37.63美元,那段期間,有相當多小白在油價跌到個位數時,進場抄底,那時搶進者以為是千載難逢的賺錢好機會,殊不知,抄底的結果是本金都拿不回。
再次強調,使用相對低點的感覺買進股票,而不用利率與匯率等指標判斷台股多空趨勢,不但很難獲利,往往到最後都是慘賠,甚至不得不離開這個市場。
用聯邦基金利率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判斷多空轉折點
2008年之前聯準會從未使用量化寬鬆貨幣這樣的工具,只用聯邦基金利率做為調控經濟的工具。所以2008年之前,在判斷台股多空轉折點可以利用聯邦基金利率做為判斷的指標;2008年之後,判斷台股多空轉折點,應以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與聯邦基金利率兩個指標一起判斷。
2022年,全球深受通膨危機所苦,美國聯準會在2022年3月開啟升息循環,利率由0~ 0.25%,快速升息到九月的3%~3.25%。
而預測未來目標利率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預測2022年底利率升至4.3%,2023年3月達4.6%。2023年5月之後,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定價利率在2023年底前降至4.25%。
也就是說,全球從低利率時代,快速走向高利率,全球主要投資機構也紛紛預測2023 年經濟成長將大幅走弱,甚至衰退硬著陸,股市崩盤的機率也相對提高,甚至於回到萬點以下都有可能,投資人要有更高的風險意識。
為什麼聯準會要調降聯邦基金利率?
投資人不妨想一想,當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位在高點時,為什麼要往下調降?答案很簡單,美國聯準會往下調降利率,就代表美國景氣與股市發生結構性的改變,所以聯準會第一次降息,代表景氣將開始衰退,投資人應該賣出股票。
圖1-4 用聯邦基金利率判讀買賣點
圖片來源:自行整理
如圖1-4所示,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聯邦基金利率從最高點5.25%,到2007年9月美國聯準會第一次降息2碼來到4.75%時,這是第一次賣出持股的時機。這時台股指數最高點來到9,485點,2007年10月最高點一度來到9,859點,但之後一路下跌,在2008年11月最低點3,955點後,才開始一波向上攻擊。
2007年9月之前的四年當中,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只升不降。但就在2007年9月18日,一口氣從5.25%調降50個基準點至4.75%。
可以預見一定有大事發生,果然次年發生全球性金融海嘯。
雖然海嘯之前,股票仍繼續走高,這再次說明:當利率從高檔調降,趕快走人,絕不戀棧。兩者都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調降相互呼應。
同樣的思維,當聯準會第一次升息,代表景氣將從衰退轉為復甦,甚至來到擴張階段,投資人可以持續持有股票。根據過去經驗,只要美國聯邦基金的利率來到1%以下,投資台股都是相對低點。
2000年網路泡沫,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在2003年6月,從6.5%調降到1%的低水位時,台股指數也來到4,612點,雖然本波的最低點是在2001年9月的3,411點,但此時買進還是相對買在低點。
2008年金融海嘯後,聯邦基金利率在2008年10月,從最高點5.25%調降至1%時,台股指數最低點來到4,110點,雖然11月最低點來到3,955點,但相對最低點相差不到200點。
2003年6月和2008年10月,都是買進股票的好時機。
(本文摘自《40歲開始子彈存股翻倍賺:億元教授教你看準趨勢,跟著升息循環買賣,快速實現財富自由》,境好出版, 鄭廳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