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動收入領域中的成功者,絕大多數是專注的人!
價值投資哲學,其實是一種內心世界自我探索的深度之旅,一直保持這種自覺,不單是財富累積將更為順遂,您也將更能品味到人生豐富的況味。
一個馬拉松選手,他追求的是肌耐力與心耐力的提升、他鍛鍊的是節奏感的掌握、他淬鍊的是不斷突破體力極限的撞牆期,以及不達終點永不放棄的意志力。所以,跑馬拉松的人,不會跟短跑選手比快。長跑過程如果失去的節奏感與配速,呼吸亂了套,與自崛墳墓無異。
創業與職場成功的關鍵則是在於專注。賣牛肉麵的,不會因為看到隔壁賣芒果冰因為天氣炎熱大賺,就輕言放棄他的牛肉麵職人修練。做醫生的,不會因為程式設計很夯,就冒然脫下醫生袍改行去當軟體工程師。創業與職場的成功,絕大多數都是留給專注的人!
想在被動收入的存股之路成功,要專注在股利及年報酬率上
在主動收入的創業與職場領域中,倍受肯定與推崇的專注精神,換到被動收入的投資世界中,卻完全變了樣、走了調。如果手上的股票,漲幅比大盤少或不漲反跌,就自怨自艾技不如人、矮人一截,亟求換股。如果手上沒有熱門股、飆馬股,就好像與時代脫節,讓自己逐漸陷入追高殺低窘境中難以自拔。相反地,如果大盤重挫,手上的股票獨漲,就容易自我膨脹,失去謙虛與上進的心,導致投資績效難以進一步的提升。
不管是克服「賺了指數、賠了價差」的落寞感,還是「賠了指數、賺了價差」的自滿心,我在這裡提出兩個解方,供訂閱戶參考:
解方一:設定以現金股利成長的為主的理財目標。
以現金股利成長為主,做為理財目標,擁有兩個優勢:
第一、現金股利相對於價差,擁有更高的可預測性。因為可預測性高,不僅讓我們便於調整,也讓我們更易於做長期性的規劃。
一家上市櫃企業的獲利與現金股利遠比股價要好預測。比如說存股池的杏昌(1788),2023年配每股7元現金股利,我們預估2024年也是配7元。最終數字可能配6元,也可能配8元,但總是不會落差太大。但要預測杏昌今年底時股價會漲到多少?跌到多少?是一件難以捉摸的事。
年初時,我們對自己股票部位今年會領到多少現金股利,大約已經有8成把握,甚至對明年會領到多少現金股利,也會有個6~7成把握。以我自己而言,我自我要求每年現金股利要成長10%,基於這個要求我就會把業績弱勢股很自然地做減碼調整(如年初減碼台橡、崧騰、捷敏KY等),加碼一些業績相對強勢股。然後在除息早鳥股多做布局,以強化二次除息的現金股利收入。才能持續維持股利每年成長10%的目標。
第二、以股利成長為主要理財目標,有助於度過空頭大跌時的情緒更趨穩定。比如說,去年股市從歷史高點反轉突然下殺大跌,導致我的帳面損失(股票帳面價值與2021年底比較)最慘烈一度高達負27%。不過,那時候的我已經有高度把握,2022年所領的現金股息會比2021年的成長遠超過10%以上,也對2023年領的股利持續成長有一定的掌握度。所以,心情上相對平穩許多,於是也更有信心進行逢低買進,當時買進最多的是台積電與中信關鍵半導體ETF。
要切記一點,「穩定以及可預測的現金流」是「富足感」最大的後盾。大家想想,如果一位小姐去相親,遇到兩位外表與工作條件差不多的男士。那麼這位小姐會挑很會玩股票,一年有時會海撈個200~300萬的A?還是會挑投資風格穩健,每年股息收入100萬上下而且穩定成長的B?做為她的結婚對象,道理不言而喻了。
解方二:用「年化報酬率」來做自我考核
注重現金股利成長狀況,並不是叫您完全不關心股票部位的市值變化。只是,關心自己持股組合的市值變化,應該以長期性的年化報酬率來自我考核。不要因為1或2年的持股市值組合跑輸大盤而洩氣,甚至打亂自己的投資節奏。這樣很容易發生「抓龜走鱉」的問題。
下表是巴菲特主掌的波克夏‧海瑟威投資公司自1965年來每年投資組合以市值衡量的投資績效,與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美股的大盤)比較的情況。您會發現,巴菲特的投資績效與美股大盤互有輸贏,股神並不是每年一定都佔上風。比如說,2019年與2020年波克夏連續慘輸大盤,遭到媒體與許多人士的抨擊,巴菲特一度被譏廉頗老矣。但2021與2022隨即連續再扳回兩城。
1990年波克夏當年持股市值大減23.1%,但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僅小跌3.1%,更一度讓巴菲特顏面掃地。波克夏績效跑輸美股大盤,老實說有如家常便飯。但是,如果巴菲特因為某一年或連續兩年大輸大盤,而改變自己的投資核心哲學,對原本長期持有的績優股半途而廢,那麼還會成就如今57年投資生涯,年化報酬率19.8%,遠勝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9.9%,以及累積報酬率37874倍的股神級地位嗎?
所以,除了用現金股利成長率來自我衡量,要用持股市值來自我考核當然也可以。但請以長期性的年化報酬率來與大盤做比較。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從10年前正式做存股投資以來,即使歷經去年的暴跌,但年化報酬率依舊能維持17%。而台股大盤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約為8%。所以,即使這兩個星期我的績效跑輸大盤又如何呢?只因為短期間的跑輸大盤,要我減碼手上經過精挑細選、花了一番苦心研究並長期追蹤的持股,然後轉買已經大漲一波,仍看不出獲利前景的AI概念股,這種事我是不會幹的。我也奉勸我們的訂閱戶不要幹這種傻事。
本文選自《存股助理電子報》第332期︱兩個解方,處理短期績效不如大盤的問題
懂研究,有策略,買賣有底氣,績效才會與眾不同。
存股總編謝富旭,特別針對
1.想提高股息收入的退休族
2.績效不彰的小散戶
3.不想盯盤的上班族
精心規劃2023最新影音課程:精準存股學,全課程共6堂課12小時。
課程中將帶著學員:
1.掌握判斷企業的優劣的關鍵因素
2.正確使用現金股利評價法,讓你買的安心賣得開心
3.教大家如何利用「442的買法」與「雙刀流投資法 」 ,讓你長短線搭配提高收益。
4.最重要的:讓大家可以打造出10-12%年報酬率的專屬投資組合。
12小時的影音課搭配存股助理電子報,讓你投資更Light、財富更Up
立刻購課去:https://bit.ly/3NIqbsZ
【免責聲明】
《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所提供之文章或影音僅供訂閱戶參考,不能保證獲利或減少損失,亦無鼓吹以及建議任何具體投資行動或決定。任何投資均有其風險,投資人應為自己的決策負責,本網站不負訂閱者或內容瀏覽者投資盈虧任何之責任。
文章具有邏輯連貫性,請訂閱戶切勿轉傳或分享造成誤解 。我們提供的資訊將力求正確性與即時性,但一切財務數字應以證交所以及企業本身所提供為主。對於個別公司的所有分析與看法,皆以存股投資人立場做出發點,並無批評或針貶個別公司營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