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把爸媽送安養是不孝代名詞?專家4點解析「安養院vs看護」比較:還有這方案可選擇

編按:台灣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國發會統計,2022年扶養比為42.2,每4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而推估至2030年高齡人口增加、工作人口更少,平均每2.7人就要扶養1位長者,到了2050年,扶養者更只剩下1.4人!

面對扶養比陡升,一旦家中長輩需要照護,恐怕人力調度成難題。曾有網友表示長輩在家沒人顧,容易發生意外,但想把老人送到安養院,卻淪為「不孝」的代名詞,甚至被指為「遺棄」,引發兩派論戰。

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指「不知道曾幾何時開始,在台灣把老年人送往安養院是一件被認為子女不孝、父母丟臉的事情。明明在事實上,是怕他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會發生意外,也避免一個人胡思亂想才送去的,何況安養院也是要付錢的,怎麼會淪為不孝的代名詞?」

對此,有網友認為把長輩送到安養機構「像是被遺棄」、「餘生在一個不認識的環境、沒有家人陪,你覺得可以嗎」、「如果有能力就請外籍看護,加食宿一個月也才3萬,多站老人家的角度想想吧」。

另一派人則認為,「安養院24小時有護士和長照師隨時顧著,不會離開視線,對長輩來說反而比較安全」,而且外籍看護其實也不是很專業,「動作粗魯還要看運氣,求遇到好一點的」。更有人直言:「說要自己顧的,24小時顧個3天就知道了」。

難道居家親顧才是「真孝道」?究竟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怎樣做比較好?

 

如何照顧家中長輩是個讓人煩惱的問題,畢竟我們希望給予他們最好的照顧,但在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等各種方案時,卻常常讓人不知所措。每種方案都有其優缺點,需要考慮到長輩的狀況、預算、個人習慣等因素。如果您也在煩惱該如何照顧家中的長輩,本文將為您介紹不同的照顧方案及其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選擇居家照護、安養機構或外籍看護等照護方式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照顧需求:

 

不同的照護方式適用於不同的照顧需求。如果長輩或身體不便者需要長期看護和24小時照顧,可能需要考慮安養機構或外籍看護;如果只需要較為輕微的日常照護和協助,則居家照護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2.費用:

 

不同的照護方式有不同的費用,需要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和預算。外籍看護的費用以月計算,除了薪資等各項支出約每月30,000元不等,但提供的是全天候的照護;安養機構的照護費會根據照護需求以及房型而不同,每月平均市場價格約新台幣25,000~55,000元不等(其他費用另計)。居家照護的費用則根據不同的公司會有不同收費方式,以短期居家照護平台「優照護」為例,收費是以每小時鐘點計費。

 

一次了解短期照護、安養機構、外籍看護

 

3.人際互動:

 

如果長輩或身體不便者需要更多的社交互動,居家照護可能不太適合,因為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安養機構提供的社交互動較多,但可能會有較多的人員流動;外籍看護的人際互動則取決於看護者本身的情況與語言的影響較大。


4.安全和品質:

 

不同的照護方式提供的安全和品質也不同。居家照護的安全性可能相對較低,因為家庭環境的安全風險可能較高;安養機構的設備較完善,可能提供更高的照護品質和安全性。


居家照護和安養機構都是提供長期照護服務的方式,但它們有以下不同點:

 

如果您想讓長輩在自己的家中得到照顧,短期居家照護可能是一個好選擇。這項服務提供專業的看護人員到您家中提供照顧,包括生活起居和醫療護理。短期居家照護通常是有限時間的,通常是幾天或幾週,適合那些暫時需要照顧的長輩。

 

 

延伸閱讀:

80多歲父親省錢不請看護,孝子扛照顧日夜操「50歲生日當天猝死」!該不該請看護?6面向評估

 

如果長輩需要更全面的照顧,那麼考慮安養機構可能是一個選擇。安養機構提供住宿、照顧和醫療護理,讓您的家人在一個舒適和安全的環境中得到全面的照顧。這種方式適合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輩,尤其是那些需要更多護理和醫療照顧的人。

 

而外籍看護的費用比起安養機構較為低廉,但申請較為不易,且可能需要長達數個月的等待。


綜上所述,不同的照顧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取決於您和您家人的需求和預算。希望這些資訊可以幫助您做出更適合的決定,讓您的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顧。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