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見端倪?
上市櫃公司投資一定是有計畫性的,不會忽然說缺產能就可以立刻擴廠。財務計劃是前一年度擬定,雖然可以彈性運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更何況大筆的投資金額,不論增資或貸款,都要所有廠商和供應鏈配合,茲事體大,不是一蹴可幾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產能不夠、且市場需求強勁時,廠商就會開始囤貨並哄抬價格,導致供不應求,售價自然會上揚,股價也開始飆升。財報「綜合損益表」顯現三率(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三升,是正常的。
財報「現金流量表」的「營業活動現金」增加(正數),也是正常的。但若沒有「投資活動現金」大幅增加(負數),就可能表示沒有擴廠投資計劃。
投資人應將這個訊號視為短期股價炒作現象,不宜過度追高。
價值投資和價值陷阱
投資人常用低P/E(本益比)和低P/B(股價淨值比)等方式來評估股票。但公司會持續低P/E和低P/B,背後一定有原因,必須先搞懂原因是什麼。
造成「價值陷阱」(Value trap)的因素很多,例如企業價值改變(夕陽產業)、突然的法律規範(大幅增加企業營運成本)、投資大戶棄守(交易量不足、流動性太低)等等因素。
價值陷阱就是以為自己買到便宜的股票,但實際上是錯估了股票的內在價值。股票的價格持續下跌,一直沒有回歸到你認為它該有的價值。表示自己就是錯,市場永遠是對的,要認賠。
大家都希望自己是價值投資人,但我們通常是賭徒,因為連基本財報分析和產業資訊都搞不清楚。領頭羊的百萬網紅說好,我們韭菜們就衝了。
價值投資,在於分析後買進並長期持有。如果沒有分析的本事,就買市值型ETF,長期隨著該國經濟成長就好,享受幾乎是大盤的漲幅。ETF當然是費用越低越好,像VOO/SPY/0050/006208等等。長期而言,價值投資者可以發大財,而且打敗逾80%明星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績效。
避開常見的反指標分析師
常見的反指標分析師,要避開。他們常常亂說話,少數不肖人士更可能會和市場主力掛勾。如果要做多,就高估公司財報表現,然後出報告、放消息哄抬股價;反之亦然。許多產業報告和投資報告是「英文好的」公司內部外行人、菜鳥或是實習生(工讀生)寫的,毫無參考價值。
等到公司正式財報揭露後,不夠專業的分析師會自己找台階下。財報不如預期,股票重挫。財報超乎預期,股票狂飆。沒有漲跌幅限制的美股,特別容易看到這種現象。
分析師的報告,對我們而言,「目標價不是那麼重要,評等才重要」。「買進、賣出、持有、優於大盤、劣於大盤」等等術語,才是影響股價的重大因素。
觀察企業創辦人或大股東態度
AI股最近很夯,NVDA/AMD高層大賣股,股價要創新高的可能性就會降低,至少要往後延遲一段時間。之前的TSLA/AMZN/國巨等等,大股東大賣股後,也有同樣的現象。
台積電和宏碁等公司的董事長、總裁、高階經理人,之前還持續買進,甚至還質押股票借錢還買自家的股票,對公司前景持續看好。法說會常出現大利多,公司股價自然會持續上漲。
在台灣的法說會,家家會開,但能靠法說會來當買賣股票依據的誠信公司,真的屈指可數。多數的法說會,直接變成法會,下場很慘。
注意市場趨勢和口號
當趨勢來臨時,「豬站在風口上,都能飛上天」。但如果只是口號,「風口上的飛天豬,直接摔死在地上」。
AI就是趨勢,生成式AI就是殺手級應用產品,應用面擴及各行各業,影響深遠。相對應的投資會持續下去,來滿足市場需求。之前的元宇宙,以Meta為首的夢幻計劃,幻滅後的投資部位認賠殺出,也似乎被人遺忘了。
當市場上傳出「AI變成BI、航海王變水鬼」等類似口號時,就要小心了。還有不懂的人,侃侃而談股票或債券等熱門商品時,也要小心了。「擦鞋童理論」很快就會實現,讓韭菜們措手不及。
投資一定會冒風險,我們不是來做功德,而是來賺錢的。先評估風險,再準備好知識、閒錢和時間。邊做邊學,才能在數十年的投資生涯裡,讓我們的資產不斷增加,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最近注意到美國一支個股,飆起來和跌下去都很猛。這支股票基期低且便宜,才買進幾天獲利不錯。我喜歡旅行,如果運氣夠好,很快可以從這支股票賺到足夠旅費,從「基隆和平島」到「環遊世界和平號遊輪」之旅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