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時子女不現身,我選擇做他「沒血緣親人」!靈性關懷陪走生命最後一哩路,讓生死兩相安

臨終時子女不現身,我選擇做他「沒血緣親人」!靈性關懷陪走生命最後一哩路,讓生死兩相安

▲靈性關懷陪伴末期病人與家屬走最後一段路,盼道別來臨時圓滿無憾,如秋葉之靜美。圖/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據健保署統計,台灣2022年使用安寧療護服務者已達6萬7千多人,癌症病人過世前一年接受過各種形式的安寧療護者,比例也超過61%。安寧病人身體的病痛,能透過先進醫療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但身心靈性的困頓,該從何處得到撫慰?

所謂「靈性關懷照顧」,便是由此應運而生。一般以為「靈性關懷」與宗教信仰相關,事實上它更著重引導末期病人找到生命價值與意義、圓滿心願,學習因應即將發生的事。「目的就是生死兩相安,讓離開的人放鬆、沒有遺憾地往前走,而活著的人可以帶著祝福、思念,走他該走的人生。」

 

早上8點,安寧病房進行交班時,若在醫護團隊中瞥見一個穿著僧袍的身影,別懷疑、也別太詫異,這些出家法師不是來化緣、作法事、更非傳教,而是以「臨床宗教師」的身份,作為安寧團隊中的一員而存在。

 

「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未來會去哪?為什麼是我?末期病人對死亡會有許多問題跟想法,當它被澄清了,他就安心了!」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宗教師顧問的普安法師如是道。

 

她2006年受訓為臨床宗教師,18年來為上萬名末期病人送行,照顧的病人不只限於佛教信徒、台灣民間信仰,還有基督徒、天主教徒或無信仰者。「靈性照顧在台灣發展很特殊,不是以傳教為立場,而是關懷陪伴一個人在臨終時安然走向生命的最終點。」

 

▲擔任臨床宗教師18年,普安法師說每一位臨終病人都是老師,用生命教會我們了悟生死。(圖/吳東岳攝)

 

宗教師培訓比照住院醫師

 

儘管仍有許多人對「靈性關懷」感到陌生,但這樣的照護概念在台灣已發展多年。1990年,淡水馬偕紀念醫院創立全台第一個安寧病房,「靈性關懷照顧」也隨之萌生。1998年臺大緩和醫療病房與蓮花基金會合作,開始培訓臨床宗教師,其後不同的宗教團體系統也紛紛培訓靈性關懷師或關懷人員,並進入醫院與社區服務。

 

以佛教宗教師為例,必須完成初階、進階兩階段課程,才能進入80小時(10天)的臨床實習。接下來再參與合計15週、共600小時的臨床培訓,最後需經筆試、口試甄審通過才授予證書,訓練方式幾近住院醫師,而這「都只是打基礎而已!」

 

普安法師指出,台灣的安寧療護發展快速,隨著西方靈性照顧概念傳入,宗教師也從早期以佛法為基礎的訓練,融入臨終心理的瞭解、悲傷關懷、臨終諮商與會談技巧等。但即便再多的臨床訓練,仍有3~4成病人需要個別瞭解,才能給予適合的照顧、陪伴。

 

▲靈性關懷的目的,都是為了生死兩相安,讓離開的人可以安心出發,也讓留下來的人有勇氣走下去。(圖/蓮花基金會提供)

 

她曾在安寧病房遇到一位務農阿伯,早年因贅婿身份被看不起,一輩子拼命工作,「種完這畦換彼畦,一年365天沒休息。」他終日營生,與子女關係疏離,家人鮮少探望,鎮日鬱鬱寡歡。

 

於是,普安法師邀阿伯喝下午茶,「結果我還沒坐下來,他已經把點心吃完!」她苦笑說,自己只得再來一次,透過喝茶閒聊,為阿伯做生命回顧。但在阿伯臨終時,子女仍遲未現身,讓陷入彌留的老人家躁動不安。

 

「打給兒子說公司不給假,打給女兒說要接完小孩再過去…」聽到這,饒是出家人也忍不住情緒:「那時真的好挫折,覺得我心已死…」

 

她嘆道,生命終程有太多的恩怨情仇,有些事是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做到的,「我只能做病患『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在家屬趕不到、沒法來的時候,送他走人生最後一段路。」

 

延伸閱讀:

她罹癌兩次簽DNR、立遺囑,88歲「腦袋空空沒牽掛」安詳離世!完整善終,原來涵蓋6大層面

 

靈性照顧超越宗教,安頓困苦心靈

 

正因陪伴出生入死大不易,蓮花基金會自2000年開始培訓佛教宗教師以來,平均10位參與培訓的佛教法師,最後僅2位通過考核,最後僅2位通過考核,還有人無法承受其重,在實習階段就離開。迄今完成培訓者僅76人,但仍在臨床工作者只剩一半,每一位宗教師平均一年照顧1225位末期病人,尚不包括周邊的家屬親友。

 

臨床宗教師稀缺,但需要靈性關懷的病人卻不限於安寧病房,因此蓮花基金會從分層分級的概念出發,另行培訓靈性關懷人員。另如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等,也各有專屬其宗教體系的靈性關懷師培訓系統,讓照顧網絡可以更擴大,而一致的目標都是幫助病人善終,陪伴家屬。

 

▲作為安寧療護團隊一員,臨床宗教師會參與討論、瞭解每位病人的狀況。(圖/蓮花基金會提供)

 

而1999年蓮花基金會與臺大醫院合作之初,即參與安寧病房靈性關懷研究的宗惇法師,則在2013年創立大悲學苑,建立靈性關懷志工培訓機制,成員背景含括護理師、心理師、律師、藥師、醫師等。

 

雖然所屬宗教各自不同,但「超越宗教」是靈性關懷照顧的共識。大悲學苑住持德嘉法師指出,儘管信仰不同,但人活在世上都會有驚恐、害怕、需要被愛的共通本質,「如何喚醒內在的價值,感覺此生無憾、沒有罣礙,覺得此生是有價值的,他就不會害怕死亡。」

 

她曾照顧一位基督徒,患者因病苦鬧騰不安,「她以為我會趁虛而入傳教,結果我帶著她一起向上帝禱告!」嘉德法師促狹地說:「雖然我沒禱告過,但是(基督教)電視台都有教!」

 

藉著禱告,她帶對方回憶信仰的美好,也說出對方內心的恐懼、罣礙,並帶入佛教觀想、禪學吐納,「這禱告對基督徒來說很不專業,對佛教徒叫不倫不類,卻非常適合她!」此後兩人相處,就是輪流帶著對方禱告。

 

「一個人處在這麼苦的狀態,不管是天主教、基督教、道教或佛教,任何方法只要能幫助他安置此刻的身心,喚醒他內在的力量,這就是靈性照顧!」

 

走入社區,當病人與家屬之間的橋樑

 

目前靈性關懷服務通常由醫院、機構轉介,也有一些是透過曾接受此服務的親友介紹而來,經評估符合標準者才接案。但即使經過轉介,在社區推廣靈性關懷照顧,也比在醫院更困難。

 

德嘉法師解釋,進入安寧病房的患者,多數已接受自己的病情,反觀社區的末期病人,常不願接受生病已無法治癒這個事實,會有更多情緒,「在這個當下,他怎麼可能接受安寧療護?家屬也會更糾結。」

 

▲大悲學苑住持德嘉法師曾參與拍攝紀錄片《回眸》,帶大家了解如何開始預備人生最終章。(圖/蕭芃凱攝)

 

大悲學苑曾照顧一位罹患腦癌的年輕病患,女孩因不斷增生的神經膠質瘤開腦3次,後來更因腫瘤壓迫視神經而失明。家人為她耗盡家產,留學日本的弟弟也輟學回台照顧,她對此感到自責,從不在爸媽面前喊苦、甚至是掉一滴眼淚。

 

「她總是表現出沒事、沒關係、就這樣…但媽媽看在眼裡,會覺得:妳以為都不說,我心裡就會好受嗎?」直到與靈性關懷師多次晤談後,女兒終於吐露內心的苦跟擔心,「我們就是當橋樑,去銜接兩方,讓她們把心裡的話都說出來。」

 

在離世前,女兒透過錄音、代筆,留下給爸媽、弟弟與親人的話,「雖然家人對她走了很難過,但至少雙方都談過內心的想法,彼此能好好說再見。」

 

這也正是靈性關懷的目的——讓末期病人得到善終、家屬獲得撫慰,生死兩相安。如同普安法師所言:「讓離開的人放鬆、沒有遺憾地往前走,而活著的人可以帶著祝福、思念,走他該走的人生。」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